为什么要治未病?

张国辉医生 发布于2019-03-03 11:28 阅读量6907

本文由张国辉原创

古语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blob.png                                               

意思就是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高明的医生,不仅要知晓治已病之术,而且要通晓治未病之法。好比口渴时才想到挖井取水,打仗时才想到制造武器,不是已经晚了吗?


“治未病”包含四个方面: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

一、未病先防,治在发病之先

 也就是说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积极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要养成健康的生活、起居、饮食、运动方式,积极消除致病因素。并且要定期体检,及早察觉疾病危险因素,注意体质是否发生偏颇,身体和精神是否处于健康状态。

blob.png


二、欲病早治,治在疾病萌芽(治在发病之初)

人体即将发生疾病的时候,会出现阴阳失衡的征象。自身也会有一些不适的感觉,或者体检有轻微异常,但还没有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比如出现体质严重偏颇、糖尿病前期、高血压临界、失眠等,这时要及时察觉,加以重视,及早调理体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避免发病或阻止疾病发作。

blob.png

三、既病防变,阻止疾病进展

也就是说在已经患病以后,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进展或加重。一般来说,疾病的转变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否则,等到病邪强盛、病情深重时再去治疗,就比较困难了。

blob.png

四、愈后防复,防止疾病复发

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一般病人初愈后,大多虚弱,这就要求在疾病康复中,让身体“正气”尽快恢复,阴阳尽快平衡,要积极调动身体的自愈力,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

blob.pn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