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要给大家说一说的就是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人群往往也多在秋冬季发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阴虚的人多体形瘦长,平时就像个小太阳,容易干燥(如:口干舌燥、皮肤干、眼干、大便干、头发干等),有手脚心发热、怕热、心烦、面色潮红等症状。他们大多性格急躁、易怒、失眠、多梦。中医理论认为,白天属阳,夜里属阴;心肺属阳,肝肾属阴;春夏属阳,秋冬属阴。人体一切阴液都来源于肾中真阴和饮食物的精微物质,阴虚体质者多真阴不足,且多数与先天本弱,后天久病、失血、积劳伤阴有关。也有因燥热之邪外侵、过食温燥之品、忧思过度、房事不节、久病之后而发病。这种体质的人群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饮食调养】:
1、养生食材:
蜂蜜
《本草纲目》记载蜂蜜:“性味甘平。主安五脏诸不足,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神仙。和营卫,润脏腑。清热润燥。”蜂蜜有滋阴润燥的作用,能够补养体内不足的阴津。
具体做法:新鲜蜂蜜可直接服用,也可加入温水服用,但绝不可用开水冲或高温蒸煮。一般在饭前1-1.5小时或饭后2-3小时食用比较适宜。
注意事项:痰湿、湿热、血糖高之人不宜食之;不可与生葱、莴笋同食;农历七月时候,不宜食用生蜜。
乌骨鸡
《本草纲目》记载乌骨鸡:“气味甘,平,无毒。补虚劳羸弱,治消渴。”这里所说的补虚羸、治消渴的作用指的就是乌骨鸡能够滋阴清热,阴虚体质的人适量食用乌骨鸡,能够补养体内不足的津液。
具体做法:乌骨鸡煲汤食用时可放入适量枸杞,滋阴效果则会更好。注意事项:不宜与菊花、芝麻、糯米、大蒜、虾、兔肉同食;实证、热证及邪毒未清者不宜食用。
其他:
补肺阴:百合、沙参、莲藕、梨、甘蔗等
补心阴:酸枣仁、柏子仁、麦冬
补胃阴:石斛、黄精、玉竹、天花粉
补肾阴:熟地黄、龟胶、枸杞子
2、养生茶:
玉竹茶
具体做法:取玉竹10克、绿茶3克,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酌量加冰糖。
功效:养阴润燥,除烦止渴。
3、养生粥:
黑豆枸杞粥
具体做法:取黑豆100克、枸杞子5克、红枣10枚,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至黑豆烂熟即可。
功效:滋补阴精
4、养生汤:
沙参玉竹水鸭汤: 原料:北沙参15克,玉竹10,鸭肉适量。
做法:北沙参,玉竹,鸭肉洗净煲汤。 功效:滋阴润肺,清心安神。 适应人群:阴虚质出现口渴多饮,舌燥。
5、饮食禁忌:
阴虚体质的人宜少食油腻、辛辣、性味温热等易损伤人体阴液的食物,如油炸物、辣椒、花椒、韭菜、桂圆、荔枝、虾、羊肉等。
【经穴养生】
太溪—养阴的“良药”
太溪穴位于足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具有滋阴补肾,养血清热的作用。
取穴方法: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由足内踝尖往后推至凹陷,当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即是本穴。
操作方法:按摩时,先用热水泡脚半小时左右,然后将脚擦干。将左脚架于右腿上,用右手拇指按揉本穴,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按揉十五分钟左右。然后换右脚,方法同上。
【足浴保健】
泡脚中药宜以补肾益精、安神定志之法,使神志安宁才可确保机体阴阳的有序存储,最终使得精微闭藏充沛。
在此推荐适合阴虚体质的泡脚方————冬季育阴泻火汤
组成:生地20克,盐炙黄柏、麦冬、女贞子、墨旱莲各10克,补骨脂、山茱萸各15克。
原理:本方根据二至丸加味配比而来,诸药相合,共收滋阴泻火,养阴生津之功。
益阴黑黄汤:可用玄参、生地、山茱萸各15克煮水泡脚,效果亦佳。
注意事项:
1.时间不能太长,以身上微微汗出为宜;
2.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避免影响胃的消化吸收;
3.泡脚用具最好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水位以浸泡到小腿为宜;
4.皮肤有外伤者忌用此方法;患有严重疾病者请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运动建议】
阴虚体质的人是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不足造成的,运动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出口渴干燥、面色潮红、小便少等症状。所以阴虚体质的人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练习。阴虚质的人大部分消瘦,容易上火,皮肤干燥等。可以适当进行游泳锻炼,这样可以及时滋润肌肤,缓解皮肤干燥。还可以选择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气功等动静结合的传统健身项目。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忌夏练三伏和桑拿。
若想评估自己是否阴虚体质或者有阴虚体质的倾向,可以找中医治未病专科医师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