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点养生知识—阳虚体质

张国辉医生 发布于2018-11-09 15:05 阅读量8568

本文由张国辉原创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怕冷、手脚冰凉、尿频、出汗多、神疲乏力、皮肤暗沉等现象,认为是因为自己工作太累导致的。其实不然,可能是因为您是阳虚体质。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阳气不足,人很容易畏寒怕冷,手脚发凉,即使是三伏天,小腹和后背都是凉的,这也是阳虚体质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阳虚体质,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的身体阳气虚损不足,脾胃的运化功能减退,从而影响到其他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转,无法正常推动精气、血气、津液的循环运转。人体就是一台机器,当阳气不足时,它的外部特征就是寒凉,好比在寒冷的冬天,要想启动发动机,必须要加热,达到足够的热度才能启动起来,人体也是一样的道理。

那么,阳虚体质有哪些调养方法呢?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如何调理阳虚体质的相关知识。

【饮食调养】

宜选用甘温补脾阳、温肾阳为主的食物,如羊肉、鸡肉、带鱼、黄鳝、虾、刀豆、韭菜、茴香、核桃、栗子、腰果、松子、红茶、生姜等。少食生冷、苦寒、黏腻食物,如田螺、螃蟹、海带、紫菜、芹菜、苦瓜、冬瓜、西瓜、香蕉、柿子、甘蔗、梨、绿豆、蚕豆、绿茶、冷冻饮料等。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

参考食疗方:

(1)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具有温阳补血、祛寒止痛功效,适合阳虚体质者食用。

(2)韭菜炒胡桃仁:生胡桃仁、韭菜,具有温肾助阳功效,适合阳虚体质腰膝冷痛者。

(3)养生茶:艾姜茶

具体做法:取艾叶5克、干姜3克、红茶3克,用艾叶、干姜的煎煮液250ml泡红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即可。

功效:温中散寒

(4)养生粥: 羊肉粥

具体做法:取鲜羊肉100克、粳米100克,盐、姜、葱适量,将原料洗净后,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成粥即可。

功效:温阳补虚

(5)养生汤:桂圆蛋汤

具体做法:取鲜桂圆肉50克(干桂圆肉25克)、鸡蛋两个、干红枣15枚,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红枣烂熟,将鸡蛋打散冲入汤内稍煮,加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温阳补气养血

【起居调摄】

居住环境以温和的暖色调为宜,不宜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平时要注意腰部、背部和下肢保暖。

白天保持一定活动量,避免打盹瞌睡。睡觉前尽量不要饮水,睡前将小便排净。

【运动保健】

宜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适当进行舒缓柔和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的环境中锻炼。

日光浴、空气浴是较好的强身壮阳之法。也可选择八段锦,在完成整套动作后将“五劳七伤往后瞧”和“两手攀足固肾腰”加做1~3遍。

【穴位保健】

(1)选穴:关元、命门。

(2)定位:命门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4)。

(3)操作:两穴均可采用温和灸(见气虚质)的方法,每周进行1次。关元穴还可采用掌根揉法(见气虚质),按揉每穴2~3分钟,每天1~2次。也可配合摩擦腰肾法温肾助阳,以手掌鱼际、掌根或拳背摩擦两侧腰骶部,每次操作约10分钟,以摩至皮肤温热为度,每天1次。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足浴保健】

在此推荐适合阳虚质的泡脚方————冬季温阳散寒汤

组成:桂枝20克,黑附片6克,艾叶、淫羊藿、补骨脂、白术各15克。

原理:可收到温阳通脉,散寒通络,健脾补肾之效。

仙桂易阳汤

可用桂枝、炙淫羊藿各20克,生姜30克煮水泡脚,亦有一定效果。

注意事项:

1.时间不能太长,以身上微微汗出为宜;

2.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避免影响胃的消化吸收;

3.泡脚用具最好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水位以浸泡到小腿为宜。

4.皮肤有外伤者忌用此方法;患有严重疾病者请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穴位敷贴】

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针对阳虚体质已有开展节气灸、三伏灸、三九灸等治疗

药物组成:白芥子、肉桂等 

方 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储瓶备用。敷贴时取药末15克,温水调成膏状,每晚睡前敷于特定穴位,外用胶布固定即可。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艾灸—督灸、大灸、隔物灸】

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针对阳虚体质已有开展督灸、隔物灸、大灸等治疗。

灸、大灸、隔物灸治疗阳虚体质效果非常显著,发挥的是督脉、中药粉、生姜和艾灸这四个因素的综合协调作用,直达病所,充分发挥益肾通督、温肾壮阳、行气破瘀、通痹止痛的功效,并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取 穴:腹部、背部特殊穴位

疗 程:一般每周治1次,4次为一疗程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