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要点

张国辉医生 发布于2018-07-08 09:47 阅读量6357

本文由张国辉原创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也是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三伏灸


祖国医学的瑰宝。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祖国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治未病科的中医师辨别体质、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


三伏茶饮


三伏茶饮由生姜、大枣等中药组成,夏天炎热,人体腠理是开放的,体内阳气空虚。尤其是在三伏贴灸治疗前,喝一杯三伏茶,既能补体内阳气之虚以温中,又能助药物阳气发散以排寒。


恰好符合《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宗旨。这道茶从立夏开始一直喝到三伏的头一天,这样整个夏天就会好过很多,而且,天热以后脾胃比较虚寒,提前用三伏茶补脾胃,夏天会过得舒服一些(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治未病科在三伏天期间均有三伏茶免费限量提供)。


饮食作息养生技巧


(1)别太贪凉。


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身体调节能力容易失调,出现多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避免直吹身体,还要护好颈、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冲凉水澡,以免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夏日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发胃肠炎。吃冷饮时最好等到食物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再慢慢咽下,以免刺激胃肠道。受寒后,可以喝姜茶发汗散寒。


(2)饮食开胃。


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天气酷热,出汗较多,要注意补充水分。


(3)身体祛湿。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对付暑湿,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值得提醒的是,绿豆汤千万不能当水喝,绿豆性寒,体质虚弱者不能过多饮用。


(4)“低调”运动。


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夏天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


(5)晚睡早起午补觉。


晚睡并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们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 中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


(6)静坐除烦。


缓解烦躁心情可以采用静坐的方式,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方法是: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