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痛经,真的不要紧吗?

郭菊云医生 发布于2022-07-10 17:41 阅读量1224

本文由郭菊云原创

什么是痛经?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

官方的解释是功能性痛经,是指不伴有其他盆腔病变的月经周期性腹部疼痛,常呈痉挛性,集中在下腹部。原发性痛经可以理解为:子宫没有病,痛经就自己出现了,天生就存在的痛经。

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经。

常常表现为各种疼痛方式:下腹痛、下腹坠胀、肛门坠痛、性交痛等,是由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月经周期性腹痛,通常与子宫本身或子宫以外的疾病或结构异常有关。换句话讲就是得了子宫相关的某些疾病,而引发的痛经。


常见的器质性病变有——

①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典型的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痛经常常被描述为“进行性加重”,即开始无疼痛,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地出现痛经,并逐步加剧。出现的时间可以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期及月经后。开始能忍受,数月或年后加剧需要止痛剂,严重阶段疼痛难忍,止痛剂加量甚至无效。疼痛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部出血刺激局部组织炎性反应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分泌前列腺素增加,导致子宫肌肉挛缩,痛经势必更为显著。月经过后,出血停止,疼痛缓解。痛经不仅与病变严重性有关而且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种植部位有关。


②子宫肌腺症所致痛经

痛经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子宫肌层内的内膜腺体充血、出血,使得病变内的压力升高的结果。这种痛经多属于一种肌肉痉挛的性征,持续整个月经期后逐渐减退。由于子宫充血和子宫腔变大,患者常伴有月经过多,行经时间延长。医生检查可发现患者子宫增大。


③慢性盆腔炎所致痛经

慢性盆腔炎症的症状是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其次是月经异常,月经不规则。


④子宫畸形所致痛经

譬如残角子宫、阴道斜隔综合症等容易导致月经血流出不畅而至痛经。

综上所述,虽然痛经十分常见,但不代表所有女性朋友的痛经都是“正常”的。如果影响到了自己的工作学习,需要先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若是器质性变的原发性痛经,难以忍受时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止痛片;如果是一些疾病造成的严重痛经,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给身体增加更严重的负担。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