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社会,女性的社会角色越来越重要,各个领域的工作岗位上都留下了女性靓丽的身影,然而有些令人尴尬的私密病症却让女性觉得羞于启齿。
在经历了怀孕生子后,很多女性会出现尿失禁、阴道松弛等情况,因为羞于就医,不愿意到医院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病症越来越严重,陷入恶性循环,也会让女性愈加地痛苦。
关于盆底康复,你是哪种心态?
A:盆底康复就是智商税吧?
B:没见长辈们做过
C:忍一忍就过去了
D:感觉有些难以启齿不好意思去医院
E:完全没听说过产后还要做这些
......
有人担忧,有人质疑,也有人困惑,那么盆底肌康复,究竟是做还是不做?
耽误盆底肌康复治疗的五种心态
1、长辈说生孩子之后都这样,不用治?
家中长辈,尤其是妈妈的经验,在处于备孕、怀孕、分娩以及产后月子阶段的女性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生活中,妈妈的经验对于女性而言的确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面对一些羞于启齿的问题,诸如漏尿、阴道松弛、子宫脱垂等问题时,首先想到的都是妈妈。
从妈妈那里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女人都是一样的,妈妈也经历过,没关系,不用治!”熟不知,正是由于这样的心理才延误了病情,加大了治疗难度。
2.顺产才做盆底肌治疗,剖宫产不用治?
现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尽管剖宫产时胎儿没有经过产道,避免了对盆底肌的直接伤害,但女性在怀孕阶段,由于子宫内胎儿的持续压迫以及怀孕时激素的影响,已经对盆底肌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研究发现,剖宫产虽然不像自然分娩对盆底肌伤害那么明显,但从长远来看,依然有很大的几率会导致盆底肌疾病的发生。
3.盆底肌治疗等到二胎做?一胎不用?
很多人觉得生一胎盆底松弛了,后面生二胎更容易些,等生完二胎在做盆底康复,还省了钱。
但大多数女性都不了解,其实女性的盆底肌就像一个“吊床”样,在怀孕期间,这个“吊床”会逐渐被撑开,此时盆底损伤就已经存在了。如果生完没有及时做盆底康复,生二胎就相当于在第一胎损伤的基础上再一次损伤,想完全恢复会更加困难。
4.症状不严重,忍忍就好了,不用治?
生活中很多病症一开始都只是轻微的不适,就因为觉得不严重,不用去治疗,最后才发展到无法医治的程度。盆底肌疾病也是这样,小小的不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最终会变得难以治愈。
可能一开始,盆底肌只是轻微的松弛,在接受治疗后很快便可以恢复,但很多患者却等到问题严重了,出现了严重漏尿、子宫脱垂等症状,才想起去医院诊治。最后只能选择手术治疗,严重影响生活的质量。
5.做盆腔手术更彻底,以后都不用担心?
很多人都觉得手术是治疗疾病的最佳手段,不少盆底肌障碍疾病患者也都觉得只有手术治疗才是最有效的,手术之后就可以无后顾之忧了。
诚然,手术的确可以恢复盆底肌功能,但术后依然需要继续进行盆底肌治疗,这样才能恢复得更加彻底。
如果产后能够及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其实很多情况下是不需要走到手术这一步的。
哪些女性需要做盆底肌康复治疗?
1.产后新妈妈
不管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在产后42天都应前往正规医院接受盆肌评估,并通过相应的盆底康复治疗使受损的盆底尽快恢复健康。
2.已经或即将进入更年期的女性
众所周知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会有很大波动,这很容易导致盆底功能发生改变,应该到正规医院接受盆底肌评估,并可以通过盆底康复改善盆底功能。
3.已确诊各种盆底肌疾病患者
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排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痛等,都需要盆底康复缓解临床症状。
4.盆腔手术前、后
在盆腔手术前后,做盆底肌康复治疗,能预防和减少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5.长期腹压大的人群
便秘、长期咳嗽、经常干重体力活、每天坐办公室的人群,腹压大者都应积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