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职工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心肿瘤,又称子宫体癌,是女性三大妇科肿瘤之一。在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已经成为第二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子宫内膜癌的信号其实很明显——
1、异常子宫出血
其实,80%以上的子宫内膜癌都有前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情况,或是月经失调,或是老来红(绝经后邵连阴道血性分泌物)。
即使是年轻女性,若连续超过3个月的月经不正常,如:经期不准时、非经期出血、绝经后期阴道流血等…出现以上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找到病因及早治疗。
2、异常阴道排液
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因阴道排液异常就诊者约占25%。
子宫内膜癌,尤其是晚期,合并有感染的情况下,不仅有大量排液,而且那种排液还伴有恶臭味。
3、下腹疼痛及其他
若癌肿累及宫腔,可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髓部疼痛。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4、异常阴道排液
子宫内膜癌,尤其是晚期,合并有感染的情况下,不仅有大量排液,而且那种排液还伴有恶臭味。
早婚、早育、多产、未育、不孕、月经初潮过早以及绝经期延迟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目前也有认为包皮垢中的胆固醇经细菌作用后可转变为致癌物质。也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诱因。
子宫内膜癌最喜欢的5类女性:
1.性生活
女性若有2个以上的男性伴侣,患子宫癌的几率更是有显著的增加。
2.年龄
绝大多数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其发病年龄在围绝经期,只有15%的女性在50岁之前以及只有5%的女性在40岁之前被诊断患有子宫内膜癌。
3.性病感染
性病的感染,通常代表性生活较复杂,相对的罹患子宫癌的几率也会较高。
4.子宫颈发炎
若有长期子宫颈的损伤、破皮、糜烂、发炎,都可能转变为早期的子宫癌细胞。
5.吸烟
抽烟会增加罹患Ⅱ型子宫内膜癌的机会:一是抽烟会减少身体免疫力而使子宫癌细胞加速发展,二是抽烟本身产生一些物质有可能导致子宫癌细胞的发展。
6.女性荷尔蒙
无论是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在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下,均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关。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大量使用,在不同程度上扮演了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激动剂。尽管使用他莫昔芬降低了乳腺癌及其复发的风险,但是却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有些学者认为黄体素会改变子宫颈上皮细胞的稳定性,而容易发生不正常的变化,有可能导致子宫癌细胞的发展。
教你预防子宫内膜癌:
1. 因子宫内膜癌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尚不能预防其发生,因此,重点应放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上。对绝经后出血,更年期月经紊乱应注意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对年轻妇女月经紊乱治疗无效者,亦应及时做B超检查和子宫内膜检查。重视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
2. 严格掌握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证,并合理使用,对更年期及绝经后妇女更应慎用。对有子宫的妇女,在应用雌激素的同时宜适当应用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并严密监测。
3.改变生活习惯,节制饮食,加强锻炼,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富贵病”的发生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