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菌尿的治疗

郭焕医生 发布于2021-07-04 22:02 阅读量7797

本文由郭焕原创

1.什么是无症状菌尿

无症状菌尿又称隐匿性菌尿,是一种隐匿性尿路感染,属于一种特殊的尿路感染。无症状菌尿即指患者具有真性细菌尿而无任何尿路感染的症状。就是尿培养是有细菌的,但是又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尿血的症状。

无症状菌尿通常存在于绝经前女性和泌尿系统异常的人群,其发生原因是由宿主和微生物两方面因素决定的,患病率因年龄、性别、性行为和泌尿系统畸形而不同。健康绝经前女性中发生率1%~5%,在其他健康的老年女性和男性中,增加到4%~19%,糖尿病患者为0.7%~27%,孕妇为2%~10%,老年人为15%~50%,脊髓损伤患者为23%~89%。年轻男性的无症状菌尿不常见,一旦发现,需考虑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2.治疗

无症状菌尿治疗与否,主要取决于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否能降低特定人群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不同人群无症状菌尿的筛查和治疗原则不同,无明确危险因素人群的无症状菌尿不会引起肾脏疾病或功能损害,除了妊娠期女性和接受泌尿外科手术,有尿路粘膜破坏风险的患者外,其余没有危险因素的无症状菌尿的人群一般不推荐进行常规筛查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抗菌药物的滥用可能会使尿路感染复杂化,根据感染的人群不同,对无症状菌尿患者的治疗方案也随之不同。

(一)绝经前、未孕女性

虽然绝经前、未孕的女性无症状菌尿可能出现症状性泌尿系统感染,但无症状菌尿的短期治疗并不能减少症状性菌尿的发生率或防止菌尿的进一步发展,不建议检测和治疗绝经前及未孕女性的无症状菌尿。

(二)妊娠期女性

无症状菌尿是首个被明确的与围生期不良结局密切相关的因素之一,发生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的概率是没有菌尿的孕妇的20-30倍。建议再妊娠的前3个月每月做一次尿培养检查。患者无症状菌尿的孕妇应该接受口服抗菌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持续抗菌治疗并不能使无症状菌尿的孕妇获益更多,建议无症状菌尿的孕妇使用3-7天的抗生素治疗。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三)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即使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也与较高的无症状菌尿发生率相关,但对合并无症状菌尿的糖尿病患者的长期抗菌治疗,并不延迟或降低症状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因此,不建议在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中检测或治疗无症状菌尿。然而,血糖控制不理想是有症状性尿路感染的和其他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

(四)老年人

老年人无症状菌尿的抗菌治疗不但不能降低症状性感染的发生率或提高生存率,反而由于其不良抗菌治疗效果及因微生物耐药而导致再次感染发生率升高。因此,不建议对无症状菌尿的老年患者进行检测和治疗。

(五)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如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膀胱排空不全,回肠膀胱术后及原位膀胱术后患者)

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无症状菌尿发生率较高,无论是否给予规律抗菌药药物治疗,出现症状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都相似,而且治疗后尿培养结果显示细菌的抗菌药物耐药性有所增加,因此,不建议对无症状的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检测和治疗。

(六)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的患者

长期留置尿管和膀胱造瘘的患者都会合并无症状菌尿,治疗与否对出现症状性菌尿的发生率是没有影响的,而且治疗后容易出现药物耐药性,建议定期更换留置管。

短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不建议进行无症状菌尿的治疗,但如果拔除导尿管48小时候,仍然出现导管获得性菌尿这考虑接受治疗。

(七)儿童

不建议对儿童进行无症状菌尿的检测和治疗,但无尿路感染症状的婴儿或儿童出现发热,不能用其他部位感染解释时,应进行尿常规、尿培养检查。

(八)泌尿外科手术

对于会破坏尿路粘膜的侵入性泌尿外科手术,特别是腔镜内微创手术(比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无症状性菌尿需要检查和治疗。

(九)肾移植术后

肾移植是6个月内无症状菌尿的发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包括女性、急性排斥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膀胱-输尿管反流或狭窄等。目前并无证据表明抗生素应用有利于降低肾移植是无症状菌尿的发生率,而且无症状菌尿对移植肾长期生存或功能并无影响。因此,不建议对肾移植患者的无症状菌尿进行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