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应对方法

孙培伟医生 发布于2022-05-16 22:10 阅读量1161

本文由孙培伟原创

手术是肛肠病治疗中的重要手段。然而任何手术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损伤,且由于患者体质的不同,病情轻、重、缓急之分,手术也有大小的差别,因此一些患者常会出现某些反应和并发症。这些症状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因此应对它们也需要不同的办法,下面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

一、疼痛

肛肠术后疼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创口及创口炎症痛,即排便时,大便通过肛门创面时必定会刺激创面摩擦创面引发疼痛,而且创面本身有炎症反应。另一种反射性痛,即患者惧怕手术及对疼痛敏感,使得肛门括约肌处于紧张状态,创面受刺激后发生连锁反应,引起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导致术后产生持续性疼痛。

应对方法术后出现轻微的疼痛感是正常的,一般无需在意;出现中重度疼痛,则可以通过中药坐浴、服用或者静注止痛药、抗生素消炎等方法来缓解。

二、肛门水肿

肛缘水肿也是肛肠手术后常见反应,水肿后会加剧肛门疼痛。术后肛缘水肿以混合痔术后多见,由于局部血液和淋巴回流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水分在组织间隙中聚集停留。此外,术后敷料填入不均及大小便困难下蹲过久,也会导致水肿。

应对方法轻度的水肿不用担心,可自行吸收,可以口服迈之灵、爱脉朗,通过中药坐浴,或者局部外敷50%硫酸镁、40%高渗盐水;水肿较严重者,可手术作减压切口。

三、便血及渗液

无论是痔疮、肛裂、肛瘘或其他肛门疾病的手术,术后创面是开放型的,血管暴露于创面,当排便用力、排便次数较多或活动较多,血管扩张,或者因大便干结,创面受到摩擦损伤,可能会出现少许的滴血或者擦拭纸上有鲜血。在创面愈合的中后期,肉芽上会生长出较多的新生血管,也易受排便等因素的刺激而少许出血。此外,术后创面一直会有渗液,渗液会随着创面愈合逐渐减少

应对方法:若非大量的喷血或流血不止等现象,在创面完全愈合好之前,少量便血,皆属于正常。大量的便血或活动性出血需局部止血或手术。

四、排尿困难

患者术后出现有尿排不出的情况,一般是由于手术过程时蛛网膜下腔麻醉或全身麻醉后,导致排尿反射受抑制;或因术后疼痛情绪紧张引起膀胱和后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而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
应对方法可在术后听听音乐、看看书,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不要为了想排尿而频繁去小便;可用热水袋或者热毛巾敷于下腹部,小便时打开水龙头进行诱导。

五、大便困难

由于术后潜在的疼痛意识,导致患者术后常常会出现排便困难,而排便不畅会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某些患者术后前几天的排便次数会较多,大便呈正常状态,这主要是由于创面疼痛刺激,导致不能一次性排干净,疼痛一旦缓解就又会有便意导致的。原则上术后只要大便不干燥、不腹泻,排便不费力就可以。
应对方法调整心理状态,放松心情,缓解紧张的情绪,术后多吃粗纤维蔬菜水果,适当服用润肠通便药物。

六、肛门坠胀

这种情况常发生于痔疮手术和肛瘘手术后,痔疮术后由于结扎会对局部及周围的神经产生刺激,产生便意;而肛瘘手术会对肛管及直肠粘膜产生刺激,产生便意,二者都会产生坠胀感。
应对方法轻度坠胀,可多卧床休息,慢慢会有改善;对坠胀明显的可以给予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中药熏洗坐浴。

七、伤口瘙痒

一般手术后,伤口出现发痒是正常的现象,无需多担心,若是伴有严重的出血、发炎等症状,那么就需要到医院就诊。 
应对方法可以用温水擦拭,或者温水加少量盐或高锰酸钾坐浴,忌用肥皂或沐浴乳等刺激性物质清洗多余的药膏或伤口上的排泄物。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