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的血流主要供应大脑,研究表明:“脑中风”的主要原因是脑供血动脉的狭窄和闭塞。据统计,60%以上的脑缺血病例,其罪魁祸首是颈动脉狭窄。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在吸烟、高血压、高脂血、运动量减少、情绪紧张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血管老化,钙质及脂质沉积在血管内壁,以致于形成像“水垢”一样的赘生物贴附于血管壁上(即通常所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图1),使血管壁质地坚硬,失去弹性,并形成狭窄阻碍血流的通过。
图1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二、临床表现
由于颈动脉是大脑的主要供血动脉,颈动脉狭窄时大脑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症状,比如:耳鸣、视物模糊、头晕、记忆力减退、乏力、嗜睡、失眠及多梦等。不稳定的颈动脉斑块也可以出现破裂脱落,造成下游脑血管栓塞,轻者出现一过性眼前发黑(黒朦)及晕厥,重者出现脑卒中,造成偏瘫、一侧肢体麻木,失语、昏迷,甚至死亡。
三、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伴随年龄增长出现,因此从本质上讲,动脉粥样硬化无法彻底避免和预防。但良好生活习惯可以推迟血管硬化。具体而言,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少吃油腻食物;积极活动锻炼身体,不抽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应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
四、治疗
颈动脉狭窄程度不超过50%的患者可给与药物治疗、或仅需动态观察斑块变化即可。对于超过70%重度狭窄的患者一般建议手术治疗。近期有典型脑缺血症状(TIA、黑朦晕厥甚至小中风)的患者应在出现症状后2周内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一般有以下两种:
1.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即采用开刀的方法切除狭窄段内膜及斑块,解除动脉狭窄,恢复大脑血供,消除中风的栓子来源(图2)。应用转流管可进一步降低围术期脑缺血风险。该手术的缺点是需要全身麻醉,颈部约8cm长切口,优点是可以完整切除增生斑块,术后再狭窄发生机会小。
图2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2.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在局部麻醉下通过穿刺的手段,将支架置放在颈动脉狭窄段,从而起到解除狭窄、稳定斑块的作用。具有微创、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图3)。
图3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各的优点,但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和局限性。同时熟练掌握两种手术技术血管外科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设计并提供关于手术方式的建议。
五、出院指导
1. 无论内膜剥脱术或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均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血脂药物,服药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2.术后3、6、12个月时应进行颈动脉超声或CT检查,以后每年应复查一次。
3.术后维持良好生活习惯:戒烟、低盐低脂饮食,积极锻炼身体,控制好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