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透析通路是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一般在开始透析1-2个月前,就要着手进行构建瘘管的手术(即穿人工血管型瘘管除外)。有一种方式是做动静脉瘘手术,是一种将动脉和静脉直接缝合的技术。动脉在较大的压力下携带自心脏的血液至身体各部分,而静脉则相反的是收集及携带低压的血液回心脏。当手术后六周左右,静脉会变得较厚,较韧。这种现象加上直径上的增大,使得静脉十分适合在血液透析时用来穿刺。(如下图)
有时,病人的血管太过细小或者脆弱,则很难建立动静脉瘘。这种情况下,透析患者有两个选择:插管透析或者人工血管造瘘。插管透析并发症较多,生活质量低,应优先选择人工血管造瘘。人工血管是特殊材料制造的管道,可用来连接静脉与动脉。透析过程中,用穿刺针穿刺人工血管,将其中的血液引导至透析机上。对血管条件不符合要求的患者,医生一般会进行前臂自体高位瘘或者人工血管造瘘(上下肢均可)。
人工血管按照材质不同分为普通人工血管和即穿型人工血管。
肾友张先生4年前当地医院诊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同时右前臂自体动静脉瘘手术并开始规律透析治疗,后因造瘘口堵塞,遂行右锁骨下静脉置管透析至今。10天前患者出现右上肢肿胀,复查超声提示该患者右前臂自体动静脉纤细,有人工血管造瘘术指征,在经过血管外科全科讨论并结合患者经济情况,决定行人工血管造瘘术。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2周复查超声提示人工血管内血液流量满意,伤口愈合良好,肿胀较前明显消退,术后1月左右该人工血管可用于透析时穿刺。(手术过程如下图所示)
另外一位长期透析患者黄先生1年前在左上肢上臂、前臂外院先后两次人工血管造瘘,使用均未超过一周,至今仍然依靠插管透析。我们决定行右上臂ACUSEAL即穿人工血管造瘘术,该人工血管术后第二天即可用于透析时穿刺。该患者目前已康复出院并接受透析治疗。(如下图)
手术概况:在完善相应的术前准备后。在手术室中,患者的手臂会以消毒剂彻底清洗,并施以臂丛麻醉。有时可能会用一些药物,以减少患者的不舒适。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感染的发生。首先分离出准备连接人工血管的动脉和静脉,并建立一个皮下通道使人工血管可以留置其中(通常位于前手臂,但视情况亦可置于上臂或大腿),然后需要在动脉及静脉处各做一个切口,人工血管的一端缝于动脉,另一端缝于静脉,血液因此快速地由动脉经人工血管流入静脉。手术的全程约需60分钟左右。
据统计美国人工血管造瘘的比例占到全部透析患者的1/3,长期插管透析的比例很小,而我国透析患者中插管比率过高,人工血管造瘘比例不到全部透析患者的10%,由此引发大量插管并发症。因此,提高人工血管造瘘比例,普及人工血管造瘘术是目前透析通路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相比自体血管造瘘,构建人工血管瘘对术者的手术操作技巧要求更高,我院血管外科有丰富的人工血管造瘘经验,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欢迎广大肾友前来就诊,也欢迎从事透析通路的各位医护同道交流参观。
就医小贴士:人工血管术后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1、肿胀、皮肤发红、化脓,或发烧等感染症状;
2、扩散性的淤血表示人工血管上的穿刺孔可能在皮肤下出血;
3、在皮肤表面出现搏动性的硬结物。这表示在同一区域内重复穿刺人工血管,可能已造成损伤;
4、手部感到冰冷、麻木、疼痛或无力,表示手部可能供血不足;
5、人工血管或动静脉瘘没有震颤,表示血流可能已停止。
6、透析时血流量不足,或者静脉压力增高,或拔针后出血不止。提示人工血管瘘存在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