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摔了个口子,适合做美容缝合吗?

储冬冬医生 发布于2024-12-16 11:22 阅读量2271

本文由储冬冬原创

家属:「医生,我家孩子脸上摔了个口子,怎么办?」

医生:「您孩子这个伤口需要缝针。」

家属:「我想要不留疤。」

医生:「那选择美容缝合吧。」


美容缝合和普通缝合有什么区别呢?美容缝合小误区你知道吗?


今天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近期,深圳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综合外科来了一位 6 岁小男孩,孩子额头裂伤,家长十分慌张且心疼。医生与患者家长沟通后告知,孩子的伤口情况适合做美容缝合,实现「社交无痕」,即处于社交距离时看不见皮肤曾受过创伤。


谈到伤口缝合,特别是面部伤口,患者或患者家属往往会很焦虑,尤其是小孩子和年轻女性患者。不少人认为「缝针很遭罪」、「缝针会留下疤痕还不如不缝」,这些理念其实都是对伤口缝合的误解。


美容缝合那些事儿

美容缝合那些事儿


医生在对孩子进行了镇静和局麻后,为他做了伤口的美容缝合。术后恢复顺利,1周后拆线,瘢痕基本上看不出来,只留下了一条浅浅的痕迹,完全达到了“社交无痕”的效果,家长和患儿都十分满意。


关于美容缝合都有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所有情况下的儿童面部外伤都必须美容缝合。

在急诊面部外伤发生的时候,首要的是要检查排除影响生命体征的伤情以及颜面部重要器官的损伤情况,病情危重时的伤口处理原则是尽快封闭创面和减少失血。根据伤情条件,待病情允许时可转请整形外科,在合适的时机,再进行精细化的美容缝合。


误区二:不用拆线的可吸收线缝合就是美容缝合。

部分家长认为面部皮肤外层缝合使用可吸收缝合线,其自行脱落可避免孩子的拆线痛苦。常用可吸收缝合线的吸收降解时间在10天至90天,可根据情况应用于手足、黏膜等部位。理论上来说,可吸收线的组织反应会更重一些。如果缝合表皮时使用可吸收线,后期不拆待其自行脱落,反倒造成明显瘢痕。因此,只单纯考虑拆线的痛苦问题,往往不能有效减少伤口表面的瘢痕。


误区三:美容缝合不留“疤”。

瘢痕是创伤愈合过程的自然产物,也就是说“没有瘢痕就没有伤口愈合”。瘢痕无法彻底消除,最好的效果是能达到“社交无痕”。由于瘢痕与个人体质、手术恢复情况、术后护理,以及能否配合定期随诊并进行综合抗瘢痕治疗等诸多因素相关,不能单纯把瘢痕的外观只归结于缝合。


误区四:做完美容缝合就万事大吉,不需要再做任何处理了。

美容缝合是医生针对伤口损伤的情况尽可能更精细的修复组织,目的是让疤痕更窄一些、更淡一些。缝合处理后伤口的定期换药、防止感染,以及早拆线和术后护理也是非常关键的,伤口拆线后同样需要进行抗瘢痕治疗,美容缝合是让治疗效果更显著、恢复更自然。


误区五:美容缝合操作轻柔不会引起并发症。

美容缝合后伤口愈合的过程,也存在出现积液、感染、出血、异物残留等并发症的可能。从理论上来说,美容缝合花费的时间更久,增加了伤口暴露时间,美容缝合后伤口闭合更严密,反而容易出现引流不畅,感染风险也会相对高一些。所以,在处理过程中,要配合医生做好相关措施,减少并发症出现。


误区六:拆线后出现线头外露,是医生没拆干净。

开放性伤口的内缝合多使用可吸收缝合线,外缝合多使用不可吸收缝合线。外缝合线的处理原则是愈合后尽早拆除,内缝合线随着时间大部分吸收降解不需要拆除。但一部分人会出现可吸收线不能吸收并往外排出的情况,皮肤薄的孩子发生率会更高一些,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当线头外排时不要过度担心,及时去医院拆除,避免外露线头对皮肤的长期刺激。


误区七:全麻下进行美容缝合对孩子有害。

即使时间再短的缝合也属于手术操作,遵循无痛以及舒适化的治疗原则,必须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来减少痛苦。一般来说,镇静+局部麻醉操作相对简便,是美容缝合的首选麻醉方式。但在孩子年龄小无法配合、创伤程度重、手术时间长等情况下,全身麻醉能使患儿和家属减少因恐惧带来的不适,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但前提是选择具备良好医疗技术条件的正规医院,最大限度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