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位女大学生的奇葩问题说起,何以解忧?唯有这些甲状腺结节的知识!

储冬冬医生 发布于2024-03-06 07:00 阅读量481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guo1VYj6NQyXB8GuSYwy-w

原作者:白衣山猫


那天上午门诊,来了一位女大学生。我在微博吐槽过她就诊时反复提的奇葩问题。


很多网友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我们如果用同情心,用换位思考,就能够想明白,她有这种焦虑,是人的正常反应。


普通人可能会有猎奇心,医生,只有慈悲心。


因此,我再次来写有关甲状腺结节的知识,愿以此,去解除她内心的担忧。


她,22岁,浙师大大三学生。老家安徽宣城人。

我之所以要写她是浙师大的学生,是希望本文,能传到她的手上,方不枉费我一片心意。


她来时带了二份甲状腺的B超报告单和门诊病历。
一份是宣城一家大医院的,另一份是本地家大医院的,就诊时间相差一个月。最后一份报告是今年3月1号做的。


女生左甲状腺有一个直径为1. 7cm的结节,两家医院B超报告均为TI-RADS分级3级。


女生一来就告诉我:有关她这个甲状腺的结节,宣城的医生让她做消融手术,另外一个医生则建议她做腔镜下左侧甲状腺切除。


她不想做手术,因此,她想让我给她开中药吃,把这个结节消掉!


我给她摸了摸甲状腺,我手上的感觉和B超单的诊断报告吻合。
因为她三天前才刚刚在大医院查过B超,我就不再安排给她再查B超。


我很详细地告诉了她的真实情况,告诉她,她这种情况不需要做手术。不需要做消融手术,也不需要吃中药,只需要定期观察,随访就可以了。


她问我为什么吃中药会没用?
我告诉她:她这个甲状腺结节,既不影响美观又没有压迫症状,从目前情况来看,还是良性可能性大,这就不算是什么病,不需要处理。


既然结节是良性的,不是病,那干嘛还要吃中药?
退一步讲,就算是恶性肿瘤,那也是从基因层面上改变的东西,吃中药能够改变局部的肿瘤基因吗?肯定没用啊。


接下来,她开始咨询,为什么她的手术,必须做一侧甲状腺的切除?
我告诉她:她的甲状腺根本不需要做手术,那手术方式更加无从谈起了。
她又问,为什么不要做手术?


我一时语塞。
我告诉她:好好的甲状腺,干嘛要去割一刀?如果甲状腺割掉一半,功能不能代偿,以后终身得服用甲状腺素片了。这不是好事情啊。


我告诉她: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代谢非常重要,不能高也不能低,你以后还要结婚生孩子,怀孕以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也是挺麻烦的!


我又花了若干时间,把上面的问题,再给她详细解释了一遍,她终于愿意扫码支付了挂号费后离开了。


上午临下班,其他病人看完以后,我开了门,才发现,她还等在门口。
她又很有礼貌地问我:为什么她的手术,必须做一侧甲状腺的切除?


我又重复了一遍,但限于门诊的时间,未能把这个事情说透。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一下,有关甲状腺结节的知识。


你查出甲状腺结节就怕了?到处问人该忌口什么?请先别慌……


甲状腺,有中间相连的左右两叶,位于颈部下方、甲状软骨上面与两侧。我们看到的喉结即是甲状软骨尖端,因此甲状腺就在喉结下两侧的位置。

甲状腺的大致位置。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体中出现肿块,这种肿块可以是良性的,包括各种增生和良性肿瘤,也包括恶性的肿块。

甲状腺结节不一定只有1个,也可能出现很多个,即所谓多发性结节 。

据统计,成年人中,有4%的人有甲状腺结节。

随着B超体检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非常高。在富碘地区,使用高分辨率的B超检查,可以发现19%到67%的人当中有甲状腺结节。

碘缺乏的地区最容易发生甲状腺结节,在我国推行加碘盐后,这种情况有减少。


甲状腺结节也与遗传有关,原因不明。研究发现,父母或家人曾患甲状腺结节的人,患甲状腺结节的机率也会比普通人高。

甲状腺结节要不要手术治疗?

我们要看下面3条,符合其中任何一条,就要手术治疗。我说的这种手术,也包含射频消融之类。

1、甲状腺结节怀疑为癌变结节。

绝大多数的甲状腺结都是良性的,大部分是结节性甲状腺肿,一部分是甲状腺腺瘤,只有约5%的结节可能是恶性 。

癌性的结节,通常有下面的特点。

(1)医生触诊甲状腺的时候,时感觉肿块很硬或表面不规则。如果病人出现声音嘶哑、或摸到颈部淋巴结肿大。

(2)B超超或CT检查显示甲状腺结节内有细小的点状钙化。

(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显示有较高恶性风险。

以上3条只要符合其中一条,都要高度怀疑恶性。证据的可靠性依次递增。

如果3条都满足,那就肯定要手术治疗。

如果3条满足一条,则需要医生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做出手术治疗或者随诊的选择。

甲状腺癌为人类预后最佳的癌症之一。

九成以上甲状腺癌为低恶性度的乳头状腺癌或滤泡癌,只要接受适当的手术与放射碘治疗,大部分都可以治愈,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寿命。

但是,如果延误治疗,甲状腺癌还是可能会出现癌细胞生长到气管及发生转移,会影响到治疗的预后。因此,常规B超体检很有必要。

2、甲状腺功能亢进经过药物治疗以及放射性碘131治疗效果不佳。

这种情况下,患者就是没有甲状腺结节也需要手术。因此,如果有甲状腺结节,手术指征会更加强烈。

手术切除甲状腺结节和周围部分正常的甲状腺组织。手术后可以减少治疗甲亢的药物的使用,并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3、甲状腺结节过于巨大,压迫周围器官,比如气管和食道,引起症状。


上面就是我在新疆温宿县做援疆医生的时候遇到的巨大的甲状腺结节患者。

像上面的病人,巨大的甲状腺肿块,已经压迫到了他的气管和食管,引起了他的气管塌陷,引起了病人呼吸困难和吃东西的时候吞咽困难。而且,他的外观也很难看。这就有了手术指征。

我们给他做手术,主要为切除肿块,目的为解除压迫。

这种手术本身的难度并不大,但是,这种手术有巨大的风险。

因为病人的气管长期受到肿瘤压迫,因此,一旦切除肿瘤后,气管会塌陷,气管软骨会软绵绵的撑不起气管的形状。

这就需要在手术中气管插管,也需要在手术后维持一段时间的气管插管以维持气管通畅。如果拔除气管插管的时候,病人的气管没办法自己撑起来,病人很容易出现窒息而死亡。

人体的甲状腺组织约有15克,而只要有3至5克的甲状腺正常组织,就足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甲状腺激素,因此甲状腺患了结节,不会影响到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除非是结节造成了甲状腺亢进,一般情况下,甲状腺结节病人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功能低下的症状往往并不明显。

一般来说,患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最主要的困扰是患处肿大而影响外观。


此外,结节中的小血管比较脆弱、容易破裂,一旦小血管破裂,造成结节中出血的时候,也可能会有疼痛的症状。

由于甲状腺结节内出血,会导致甲状腺结节在短期内快速增大。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包括抽血检验甲状腺功能、抗体检测、B超、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等。

1、就诊断的准确性来说,我特别推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是利用空针抽吸甲状腺结节或被怀疑的甲状腺组织,放于玻璃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来判断。

这种穿刺在门诊就能够做,癌细胞经穿刺途径而散播至其他组织的机率少之又少。

患者只需要在穿刺检查时忍住不要吞口水(避免甲状腺随着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即可,不但不需要麻醉,疼痛感也只像打针一样,检查后按压5分钟即止血,之后也不太会痛,因此不用害怕。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如果细胞学检查表示是癌,那肯定是癌;如果细胞学检查显示不是癌,仍旧有5%-10%的可能性为癌。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甲状腺癌中的甲状腺滤泡癌无法利用细针细胞抽吸术在手术术前诊断出来。

这种甲状腺滤泡癌的诊断,要看肿瘤对包膜或血管的侵犯与否来判断是否为癌症。因此术前就算做了细胞穿吸检查也无法单由细胞外型来诊断肿瘤是良性甲状腺滤泡腺瘤或恶性滤泡癌。

因此,就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显示为良性的病人,也要应从门诊随访肿瘤大小变化、配合临床触诊、参考血中甲状腺球蛋白数值变化,才能最大限度地不会漏过甲状腺滤泡癌的诊断 。

2、B超

甲状腺B超检查,能够区分结节是囊肿、实质、或混合组成,帮助了解结节在甲状腺里的分布情况,能引导细针正确地抽取到实心结节,减少因只抽到结节中的水而误诊的机率。

结节外型不规则、边缘界限不清楚、结节内有细小的钙化点、内部结构混乱等,都会提示有恶性的可能。

但是B超无法取代细针细胞穿吸法在手术前区别甲状腺结节是为良性或恶性。


具体到这位女生B超报告中的TI-RADS分级,我们可以大致简单地说一下。

0到3级以前,可以继续观察,定期随访。

4级结节,可以做细针细胞学穿刺取病理检查,如果为恶性,则需要手术,如果为良性,就继续观察。

5级结节,需要手术治疗。


3、核素显像

因甲状腺癌细胞积聚碘的能力较正常甲状腺细胞差,故进行放射性碘或碘化物甲状腺扫描检查时若出现甲状腺冷结节(cold nodule),应怀疑甲状腺癌的可能性,尤其单一冷性 (非功能;cold nodule)结节约有20%机会是甲状腺癌。

核素扫描为甲状腺冷结节后,如果甲状腺功能正常或者降低,那么就要吃左甲状腺素片3个月,3个月后甲状腺结节增大,那就手术治疗。

如果结节变小或者无变化,那么再吃3个月,也就是前后一共六个月的 左甲状腺素片后,结节不变小,也要开刀。这样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甲状腺手术。

4、血液甲状腺功能试验

血中抑钙素(Calcitonin)的上升可以提示有甲状腺髓样癌的可能。

约90%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或滤泡癌会分泌甲状球蛋白(Thyroglobulin),因而分化良好型的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和 滤泡癌 )患者,会在术后(尤其当患者是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后)定期复查甲状腺球蛋白,加上核素扫描来判断有无癌症的复发或转移。

5、CT或正电子扫描(PET)可帮助进一步了解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侵犯的程度,但CT或PET均无法作为判断甲状腺结节是否癌症的诊断依据。

近年来,医生们已经认识到 甲状腺乳头状癌(占60%)和 滤泡癌(占20%)预后良好,只有未分化癌(占15%)位高度恶性,所以,医生给甲状腺结节患者做手术没有像以前那么积极了。


手术切除的范围,也在趋于缩小。这种变化,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带来的创伤和保留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没有接受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每过约半年到1年就需要到门诊检查1次,看结节的大小变化、外观及B超检查等。

如果随访3至5年后甲状腺结节都没有什么改变,则可以暂停随访。如果日后又持续变大或出现症状,再去找医生检查也不迟。

最后,有甲状腺结节的人,可以吃海带、紫菜等含碘高的食品吗?

一般来说,患甲状腺结节与碘缺乏有关,和碘增加没有很大的关系。

甲状腺炎,和碘增加有关,摸起来很像甲状腺结节,但并不是真的结节。

甲状腺炎的患者,吃入太多碘会使其甲状腺的自体免疫恶化,所以要限制碘的摄取。

除了甲状腺炎的患者不能吃以外,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尽管吃海带和紫菜。

有人认为, 患甲状腺结节的人,不能吃 十字花科的蔬菜。

十字花科的蔬菜,常见的如 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甘蓝、大头菜、榨菜、萝卜等蔬菜中含有硫氰化物成份。

理论上, 硫氰化物会抑制甲状腺浓缩碘,妨碍甲状腺素的合成,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大,出现甲状腺结节肿,所以许多人认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不能吃 十字花科的蔬菜 。

虽然动物实验结果认为, 硫氰化物和甲状腺结节有关,但是,离开剂量谈效应,是没有用的。

根据研究报告,要达到硫氰化物和甲状腺结节有 联, 人体对硫氰化物摄取量必须非常大。

人体需要在短期内,比如几天内,吃上几百到几千斤蔬菜才会有影响,这在一般人中,显然吃不了那么多蔬菜。所以,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尽管吃蔬菜。

事实上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只要不是甲状腺炎患者,平时不用特别限制饮食。


普通人可能会有猎奇心,医生,只有慈悲心。


愿以此文,能解女生之忧,能解所有患有甲状腺结节的人的忧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