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给宝宝吃这些,可能会要了宝宝的命!

储冬冬医生 发布于2024-01-03 16:59 阅读量976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A5xr2tAkUAKNT1DPuvRCSg

今天,有朋友问,明天就要带宝宝会老家见父母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要注意的地方,还真不少。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告诉自己老家的父母,有些东西,宝宝绝对不能吃。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说说这些食物。

最近,她好烦!好长一段时间,她对自己的儿子束手无策。

她的儿子十个月大,每天晚上不肯睡觉,吵闹不休,还常常有呕吐,伴有便秘。

她儿子晚上不睡觉,她当然也睡不好,所以她很疲惫也很苦恼。

她自己是资深妇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反复研究了自己儿子的情况,还是没搞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前几天,她休息在家,疲惫不堪的她就躺在家里客厅,静静地看着儿子在一边玩耍。

快到了中午的时候,她婆婆开始泡红茶喝,也给她儿子泡了一杯。

这个时候她才想到,她儿子在夜间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可能是白天喝了红茶的原因。

原来,她去医院上班的时候,婆婆在家带着儿子。

婆婆喜欢喝红茶,听人说红茶养胃,就把红茶当水给儿子喝。

她婆婆给宝宝喝红茶,上午喝,下午也喝。

红茶里面有咖啡因,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在咖啡因作用下变得兴奋不已,儿子晚上当然不肯睡觉了。

她又气又恼地和我说了这件事情以后,我才想到,这些医护人员认为是常识的知识,普通人未必能够知道。因此,我来写这个文章。

婴幼儿和成人不一样,不能吃成人一样的食物。

宝宝6个月就要开始添加辅食了,但是在婴幼儿的喂养上,其实是有很多很多误区的,一不小心就会闯祸。

1、茶和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不能给宝宝喝。

各种功能饮料,比如红牛也不可以给宝宝喝。特别提醒,矿泉水也不可以,原因,你去看看矿泉水里有什么添加剂就知道了。

给宝宝喝的最安全的饮料,就是白开水。

2、不要给宝宝喂食瓜子,花生,开心果,核桃仁,果冻等块状食物。

三周岁以下的孩子,(有的专家说是5岁以下,有的说是四岁以下。)会厌功能并不完善,加上孩子咀嚼能力不强,不容易咬碎块状食物。

块状食物很容易在被孩子吞下时,误吸入气管,导致致命的窒息。

每到春节或者国庆长假,我们急诊就经常会遇见,2岁左右的婴幼儿因为长辈给她们吃花生而卡住声门,送到医院已经死亡的病例。

预防孩子吸入气管异物,请记住别给三周岁以下孩子喂食团块状食物,如瓜子,花生,开心果,核桃仁,果冻等。如果要喂这些食物,请务必将块状食物压成粉末调成糊状才可喂给孩子吃。

3、不要给宝宝吃蜂蜜或者蜂蜜产品。

肉毒杆菌孢子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蜂蜜中经常可以看到。肉毒杆菌孢子在正常人的肠道里不会发芽。

但是,一岁以内的宝宝,肠道的酸性不够,肠道的正常菌群还没有建立,益生菌的浓度不够,肉毒杆菌很容易在肠道发芽,分泌肉毒杆菌毒素,给宝宝带来危害。



上图就是肉毒杆菌中毒,肌张力低下的一位宝宝。这位宝宝因为喝了蜂蜜水而导致肉毒杆菌感染。

许多老人爱给宝宝喝蜂蜜水,这在宝宝一周岁前,是需要绝对禁止的。切记。

4、不要给宝宝喂食任何酒或者含有酒精的食物。

我们先来看看一件最近发生的真实发生的故事。

一对夫妻结婚3年后,终于怀孕并成功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宝宝,全家人都很高兴。宝宝满月酒上,爷爷抱着宝宝不停地向亲朋好友敬酒。其中有一个亲戚说,不知道宝宝会不会喝酒。“小孩不喝酒,爷爷没酒喝!”当时爷爷已经喝多,为了“面子”,借着酒意,就给怀里的宝宝喂了一小口酒。宝宝喝完酒,立即哭了出来。

宝宝的妈妈闻哭声过来抱过宝宝,闻到宝宝的嘴里有酒味后,瞪了爷爷一眼,就怒气冲冲地抱着宝宝回了自己房间。

没想到,不到半小时,宝宝全身就起了成片的红色皮疹,紧接着又出现了呼吸急促。一家人赶紧把宝宝送到医院急救。

不幸的是,在去医院的路上,宝宝呼吸心跳就已经停止了。

虽然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宝宝还是不治身亡。

宝宝的妈妈气得当场甩了爷爷几个巴掌。

医生当场批评家长:“谁告诉你婴儿可以喝酒的?里面这是拿孩子的命开玩笑!”

这就是最典型的,宝宝对酒精过敏,导致宝宝因此死亡。

婴儿因为身体发育不完善,容易对酒精过敏,过敏的严重后果就是死亡。

即使少量的酒精,也会导致宝宝过敏,因此爸爸或者爷爷在喝酒的时候,用筷子沾一些酒,然后给孩子舔一舔的做法,其实风险非常大。

大家也许会问了,给宝宝打针的时候,用酒精棉棒给宝宝消毒,会不会有危险?

为此,我专门查了文献,宝宝的皮肤能够吸收酒精。但是,因为打针消毒的酒精量极少,不会发生全身性的过敏反应。因为微量酒精即使吸收入血,还没到达全身就会被代谢掉。

但是,宝宝发烧以后,如果用酒精给宝宝擦浴来做物理降温,就有可能出现意外。

从早产儿、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到成年人,皮肤一点点变厚,皮肤对酒精的通透性也依次减少,但是,就算是成年人,也可以从皮肤吸收一定量的酒精。区别在于,成年人皮糙肉厚,吸收点酒精可能影响不是很大。

婴幼儿,特别是早产儿,皮肤薄,皮下微血管网又丰富,因此婴儿的皮肤吸收,对酒精的通透力是非常好的,很容易经过皮肤吸收酒精,造成酒精中毒。

我查到一个病例报告,家长用3%的酒精给婴儿擦浴,也造成了该婴儿酒精中毒而死亡。说句题外话,同样的道理,不可随便让婴儿乱擦药膏,以免因被大量吸收入血中,造成全身性毒害。其他像日常清洁如:洗澡、洗脸、洗手时,也应选用婴儿专用的清洁用品,而不可使用碱性皂,或药皂、消毒水等。

酒精擦浴经过皮肤被吸收后,最大的危险还来自于双硫仑样反应。因为许多发烧的病人,都可能正在使用抗生素。许多抗生素和酒精遇到,就会发生致命的双硫仑样反应。

因此,给宝宝消毒打针用酒精棉棒,是安全的,但是用酒精擦浴降温却不安全。

我们再来看看2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

两年前,一位嗜酒爸爸,把50毫升米酒当成牛奶,在晚上喂给他的刚出生3天宝宝喝。他喂完后就不管小婴儿。第二天早上,爸爸从宿醉中睡醒时,发现宝宝嘴唇发绀,无呼吸及心跳。

于是婴儿被救护车送来儿科急诊室,婴儿当时已是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

到院后医生检查发现,婴儿血液中酒精浓度高达61mg/dL。(预估喝完米酒当下应该超过400mg/dL )

这结果显示,3天大的婴儿,因为爸爸用酒精虐儿,导致的急性酒精中毒,又因为治疗延迟和死亡。

医学界已经有定论,任何含酒精饮料对于肝细胞都有损害,不管是红酒、白酒、黄酒、啤酒还是各种药酒,人只要喝入酒精,酒精成分都会损害肝脏。

正常人肝脏有极强的修复能力,只要饮酒量在安全范围内,摄入酒精产生的肝损害,可以自我修复而已。如果长期饮酒超出安全剂量,则必然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很可能演变成肝癌。婴儿的肝脏比较娇嫩,更容易受到损害。

正常人每日酒精摄入量成年男性不应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不应超过15克。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如饮酒,则应少量:白酒、葡萄酒(或米酒)与啤酒的量分别少于50ml、100ml、300ml。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患有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的人,这个安全剂量要小得多。

一般情况下,我们说成人的安全剂量,是按成人60公斤体重来计算的,如果按照宝宝10公斤体重来计算,那么对应到宝宝的安全剂量,宝宝每日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4克。而实际上,宝宝发育不完善,肝脏更为娇嫩,宝宝每日酒精安全摄入剂量比4克还要低。

4克酒精是什么概念?对应于白酒、葡萄酒(或米酒)与啤酒的量分别是10ml、25ml、50ml。因此,给宝宝喝一小口酒的做法,也有危险。

最后,山猫提醒各位新手爸爸妈妈,给宝宝泡奶粉的地方不要放有酒精饮品。如果含酒饮品不小心被婴儿喝下去,可能会导致宝宝过敏反应,严重时会造成昏迷、脑部受损,甚至会导致死亡。

不要给宝宝喝酒,让宝宝远离酒精。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