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乙肝,我能正常结婚生孩子吗?(妈妈篇)

黄德良医生 发布于2019-04-13 00:35 阅读量9995

本文由黄德良原创

导语----- “医生,我有乙肝,男朋友说我不能正常结婚生孩子,要和我分手,我真的不能结婚生孩子吗?” 那患有乙肝,真的不能结婚生孩子吗?

stock-photo-1238151193.jpg

平均每一百个育龄期女性中就有6-8个感染乙肝病毒

随着乙肝疫苗的接种,我国儿童和一般人群的乙肝感染率是逐年明显下降的。在2014年全国乙肝流行率调查结果相对于2006年是明显降低,但育龄期女性感染率仍然在6-8%左右,仍有大部分乙肝人群需面对正常结婚生孩子问题。

育龄期患有乙肝女性的特点

感染乙肝病毒的育龄期女性相对年轻,大部分处于乙肝免疫耐受期,也就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不进行免疫清除,所以大部分患者“乙肝两对半”为“大三阳”(HBsAg和HBeAg阳性),而且乙肝病毒DNA水平很高,但转氨酶是正常的。但此时乙肝传染性极强,容易传染给性伴侣和宝宝。

患有乙肝,在结婚前、备孕前、怀孕期间和产后怎么样处理,才能对患者本人、配偶和宝宝健康更好,是育龄期女性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阶段一:怀孕前应该要做的事

患者本人:常规进行乙肝相关筛查,比如乙肝两对半、乙肝DNA水平、肝功能和肝脏B超检查,了解乙肝有没有活动、评估乙肝病情轻重,是否应该要开始抗病毒治疗。

性接触伴侣:均应进行乙肝筛查,如果对方没有乙肝,而且乙肝抗体阴性,则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在性生活密切接触时,应做好安全预防设施,避免发生乙肝病毒的性传播。

stock-photo-763817971.jpg

阶段二:备孕时需要做的事

育龄期女性,无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是慢性乙肝患者,甚至是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均可以正常怀孕。

但对于乙肝活动的育龄期女性均应要计划生育,在备孕前应根据肝脏功能、病毒学、血清学和影像学指标,进行评估肝病严重程度及怀孕承受能力,决定抗病毒治疗时机和选择合适抗病毒药物。如果病情不稳定,需待病情稳定后再怀孕。

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怀孕,该怎么办

目前乙肝人群使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为口服的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和皮下注射的长效干扰素。

对于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意外怀孕的患者,应根据其使用的药物对胎儿影响程度决定是否终止怀孕。其中替诺福韦酯对怀孕不影响,可继续怀孕。如果服用恩替卡韦治疗,也无需终止怀孕,但建议调整为替诺福韦酯治疗后继续怀孕。但如果是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则应停止妊娠。

如果诊断为肝硬化而且准备怀孕的患者,建议提前选用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

stock-photo-1231244026.jpg

阶段三:怀孕期间需要做的事

感染乙肝病毒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亦应定期监测肝脏功能、乙肝DNA等指标,根据相关指标确定是否治疗及治疗目的。

区分治疗妈妈还是预防传染给宝宝。

对于妊娠的乙肝女性患者,我们首先得区分孕妇的乙肝病毒是处于免疫耐受期,还是乙肝活动期;这是为了判断妈妈的乙肝是否要治疗。

同时还要根据携带者的病毒DNA复制水平高低进行判断是否要抗病毒治疗。这则是为了解决是否预防乙肝传染给宝宝---进行乙肝母婴阻断问题。

1.乙肝活动孕妇

怀孕期间乙肝病毒出现活动,有肝功能衰竭风险,同时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假如同时合并其他妊娠期特发性肝脏疾病(比如急性妊娠期脂肪肝、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甚至有危及生命的风险。对于胎儿而言,可能会出现早产、死胎、低体重儿、胎儿窒息等风险。

因此,对于怀孕期间乙肝活动患者,均应该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时抗病毒治疗,可以使孕妇肝功能快速恢复正常,更加安全完成足月怀孕,减少宝宝感染乙肝的风险。治疗疗程同慢乙肝患者。

2.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孕妇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的孕妇,即使没有乙肝病毒活动,如果乙肝病毒DNA水平>10的6次方IU/ml,即使宝宝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下,其感染乙肝的风险仍高。

因此,在孕24-28周时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其目的是通过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风险。由于担心产后立即停药会导致乙肝活动,一般会建议产后1-3月停药,不过近期有研究提示产后立即停药,也相对安全,但需密切监测。

阶段四:产后需要做的事

对于患有乙肝的孕妇,无论有无接受抗病毒治疗、是否产后停药,都需定期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怀孕期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产妇,产后没有达到停药标准,则需继续抗病毒治疗,监测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同其他慢乙肝患者人群。如果应答效果佳,没不良反应,可按原方案继续治疗。如果应答不佳,则应该调整治疗方案。

产后停药的乙肝携带者,产后1个月应复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如肝功能正常,需每3个月复查一次,直至产后半年。如果出现乙肝活动,需要再次启动抗病毒治疗。假如停药有风险的产妇,建议继续服用抗病毒治疗至产后1-3月,然后随访。

阶段五:母乳喂养需要注意的事

如果妈妈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在宝宝接受规范的联合免疫预防接种后,鼓励开始母乳喂养。如果母乳喂养期间出现乙肝活动,则和一般慢乙肝患者一样需选择抗病毒治疗,同时需要停止母乳喂养。

为预防母婴传播而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女性患者,停药后即可母乳喂养。假如妈妈仍在服用抗病毒药物,一般不建议母乳喂养,不过有研究表明,如果妈妈是服用的是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因其在母乳中含量极低,毒性有限,则可以考虑母乳喂养。

0100675663a3e16ac725b2c8da25c7.jpg@2o.jpg

结语

育龄及准备妊娠女性均应该筛查HBsAg, 阳性者需要检测 HBV-DNA水平。感染乙肝病毒的女性怀孕前应做肝功能、 影像学或肝脏病理学检查,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评价妊娠的风险 。

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应每3个月监测HBV-DNA 及 转氨酶水平,如果出现乙肝活动应立即抗病毒治疗;假如肝功能正常,但是HBV-DNA>2×10的6次方IU/ml,在妊娠24~28周时应开始抗病毒预防母婴传播。

在产后,假如没有抗病毒治疗,在宝宝规范接种后即可开始母乳喂养;如在抗病毒治疗,一般不建议母乳喂养,但如果是服用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对母乳喂养基本无影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