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的时候要洗鼻,也就是鼻腔鼻窦冲洗,这很多人都知道。但洗鼻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很多现实问题,比如:
孩子不配合怎么办?
洗鼻频率多少合适?
选择哪种方式洗鼻子?
……
今天为大家讲解洗鼻的方方面面,以及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01 了解鼻子
了解鼻的构造,有助于我们理解洗鼻的过程,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担心。
首先,鼻子是我们呼吸空气的第一道防线,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温加湿。冰冷的空气一吸进来,经过鼻腔“加工”就变得温热又潮湿。
然而鼻子“加工”空气的面积远远不止鼻腔,还有鼻腔连着的鼻窦。鼻窦黏膜极大的增加了“加工”面积。
我们可以把鼻腔当成“走廊”,把鼻窦当成“走廊连着的四个房间”,这四个房间彼此相通,房间和走廊之间的“门”是活动的,空气吸进来,门就打开将空气吸入房间,空气在房间里走一圈儿,就变得温热潮湿了。
02为什么会鼻塞、流鼻涕、打喷嚏?
鼻腔可以通过鼻甲的伸缩舒张来调节空气进入的量,每侧鼻腔都有三个鼻甲阶梯状排列,从下到上从外到里是:下鼻甲、中鼻甲、上鼻甲。鼻甲变大时,空气进入就少了;鼻甲变小,空气进入就多了。
鼻甲的变化由神经调节,当我们的鼻甲大小和需求不匹配时,就出现鼻塞或鼻腔干燥感。
另外,当我们吸入的空气有很多我们“不喜欢的物质”,比如粉尘、螨虫、花粉、病毒等,鼻腔就会调节鼻甲变大,阻挡“不喜欢物质”的吸入,吸入的杂质又粘附在黏膜上,黏膜又会分泌大量液体把它们冲刷出去,从而出现流涕;鼻反射造成强大的气流把不喜欢物质冲击出去形成喷嚏。
而这就是过敏性鼻炎过敏原刺激后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鼻塞、流涕、脓涕、喷嚏的原因。
03 洗鼻子的原理
鼻腔鼻窦冲洗,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洗鼻子,通过外力将等渗或高渗的盐水送入鼻腔鼻窦,帮助清除超负荷的黏膜表面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各类物质,清除过敏原,恢复粘膜毯,增强纤毛输送功能,减轻炎症水肿反应,从而改善鼻腔通畅,恢复鼻腔功能。
04洗鼻按冲洗方式分三种
一、喷雾式冲洗。
冲洗液柔和,弥散范围广,起效迅速,舒适度高,所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慢性鼻炎,也适合不配合的小朋友,或者鼻中隔刚做完手术的患者。鼻出血的情况下,也能使用的喷雾式鼻腔冲洗。
操作:
一岁以下的宝宝有专用洗鼻剂,操作如下图。
缺点:
1.喷雾力量小,如果脓涕较多无法彻底冲洗干净。
2.这种喷雾式洗鼻器都是厂家罐装生产的,相对较贵。
二:挤压式鼻腔鼻窦冲洗。
家庭洗鼻的常见方式,适用于长期鼻塞脓涕、鼻腔干燥、喷嚏等症状的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炎患者。
挤压式冲洗的冲洗液可以自己配制,水要煮沸后放凉到40度,用专门的洗鼻盐或者无碘盐(不能是含碘盐),4.5g盐配500g水摇匀就可以了。现在应该也能购买现成的等渗或高渗冲洗液。
冲洗时可以坐着,头前倾,在鼻下放一个盆子接水,先冲洗鼻塞脓涕较重的一侧。冲洗时张口呼吸,屏气,慢慢挤压洗鼻洗鼻瓶将液体缓慢送入鼻腔从对侧鼻腔流出,冲洗时不要说话,如果发生呛咳就要停止冲洗
缺点:
1.从一个鼻孔进,另一个鼻孔出,操作不好(压力过大)会呛咳,或者一侧鼻腔极度不通(狭窄,或有息肉等阻碍),会引起出血或诱发中耳炎。
2.洗鼻瓶的消毒也要注意,避免真菌感染(如果用感染真菌的洗鼻瓶冲洗会诱发真菌性鼻窦炎)。
优点:
1便宜。冲洗对慢性鼻炎、鼻窦炎的患者可能是每天都要进行的操作,所以便宜很重要。市面上还有一种电动挤压冲洗的洗鼻器,也挺好。
2可以加药物冲洗,比如鼻窦炎严重时,可加入庆大霉素或者地塞米松冲洗增加效果。
三、鼻窦负压置换。
这类冲洗一般在医院进行,适用于脓性分泌物很多或者鼻内镜术后的患者。
方法:在医院的治疗床上,头超过床沿,低垂于床面,滴鼻甲粘膜收缩剂(如麻黄素)等使鼻甲收缩,然后按住一侧鼻孔,在另一侧鼻孔倒入适量生理盐水,用负压吸引器吸引鼻腔,同时让患者发开、开、开,发开音可以让鼻窦开放(不是魔咒哈,是开音可以让“房间”的门打开,让“房间”里的积脓被吸走)。
缺点:力量很大,容易出血;小朋友配合难度大。
优点:冲洗彻底,能把鼻窦中的积脓冲洗出来。
05 一些实际问题
1. 宝宝不配合洗鼻怎么办?
宝宝鼻腔脓涕鼻塞是不舒服的,冲洗鼻腔会舒服,宝宝不配合的原因可能是恐惧或调皮。可先尝试舒适度高、接受度好的喷雾式洗鼻剂清理鼻腔。脓涕或鼻塞严重时,较大孩子可尝试充分沟通和示范后,使用挤压式洗鼻或者到医院行负压置换洗鼻,如果还是不配合,可以在适当按压下行负压置换。
2. 洗鼻子是不是容易诱发中耳炎?不配合的情况下冲洗是不是更容易引起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的时候还能洗鼻子吗?
挤压式冲洗挤压的力量较大,或者有一侧鼻腔极度狭窄,或者冲洗时不配合,或冲洗时出现呛咳会诱发中耳炎。宝宝咽鼓管较短,较直,更容易发生。只要掌握好方法、力度、宝宝能配合,是能避免中耳炎的发生的。
急性中耳炎一般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病毒通过咽鼓管从鼻腔、咽喉蔓延到中耳)如果鼻腔大量脓涕,鼻塞显著,中耳炎较难恢复,急性中耳炎伴随急性鼻炎、鼻窦炎(鼻塞、脓涕时),还是要洗鼻子的,同时联合使用羟甲咗啉等鼻腔减充血剂和桉柠蒎等黏膜促排剂。
3. 多久洗一次鼻子合适?选择哪种方式洗鼻子?
没有绝对的冲洗频率。洗鼻子是为了鼻腔舒服,不舒服了就可以冲洗。以下频率供大致参考。
l 如果是鼻塞,或者过敏急性发作,可以天天冲洗1-2次,冲洗后再用糠酸莫米松或布地奈德药物效果更好。根据喜欢可以选择喷雾式或挤压式。
l 如果是鼻窦炎,大量脓涕,那不舒服就可以冲洗,没有上限。建议在医院行负压置换冲洗2-3次(每次间隔1-2天),同时配合居家挤压式冲洗,每天2-3次。
l 如果觉得鼻腔有的时候有点干,那就干燥的时候冲洗就可以了。如果鼻腔干燥的时候有点出血,特别是现在秋冬的天气,那建议使用喷雾式湿化鼻腔。
l 如果刚刚做完鼻中隔手术,那术后3-5天用喷雾式冲洗一天5-8次,接下去一个月时间需要挤压式冲洗一天3-5次。
4.高渗和等渗的洗鼻液,怎么选?
高渗指的是洗鼻液的浓度大于0.9%的生理盐水,在鼻腔肿胀,鼻塞明显时效果更好。但是浓度太高或高渗长期使用会影响纤毛运动,所以慢性鼻炎长期喷鼻一般推荐等渗盐水。
5.能不能用注射器来冲洗?
注射器冲洗不能达到挤压式冲洗的效果,因为挤压式冲洗的挤压头要把一侧鼻腔填满,才有力量将水流挤压到对侧。注射器冲洗也不能达到喷雾式冲洗的效果,因为喷雾式冲洗的冲洗液颗粒小,弥散广。注射器冲洗可以清除部分脓涕,但尽量选择专业器械。
6.洗鼻子是鼻子不舒服的万能钥匙?
鼻腔鼻窦冲洗是风险较小,安全性较高的操作,冲洗通过机械清除,减少炎性因子、降低黏膜水肿,提高黏膜纤毛功能,能解决鼻塞、流涕、脓涕、喷嚏、干燥、甚至出血等一系列问题,相当一部分患者洗鼻子后鼻子就完全舒服了。还有部分患者洗鼻后仍有鼻塞、流涕等,需要加用喷鼻药物、促进纤毛运动的药物甚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在洗鼻后加用喷鼻药物更有利于鼻喷剂的吸收和渗透。所以说对于鼻腔不适,洗鼻子是安全有效的钥匙,但可能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
7. 哪些情况不能洗鼻子?
l 鼻腔肿瘤,鼻咽部肿瘤;冲洗后容易出血。
l 鼻中隔偏曲明显,一侧鼻腔极度狭窄时避免挤压式冲洗,液体无法通过狭窄的鼻腔流出,容易呛咳,同意引起中耳炎。
l 活动性鼻出血时不能使用负压置换和挤压式洗鼻,但可以使用喷雾式湿润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