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吗?
这是很多患者最常问到的问题,尤其是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因为他们不清楚长期血压高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更惧怕的“天天服药”这件事,而非“高血压病”这个诊断。
首先,高血压是一种患病率很高的慢性病,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2012-2015年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23.2%),也就是每4个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压病。而高血压是动脉硬化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血压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早早的出现“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
换句话说就是,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最重要的病因。如果血压控制不好,很可能“40岁的年龄,60岁的血管”,从而降低生活质量。
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所以“降压是硬道理”,不论通过饮食或药物治疗的方法,只要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就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因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硬化的进程,让你的血管符合你的年龄。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呢?
不同危险分层的患者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不同。2018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建议:低危患者可以生活模式改良1-3月,若血压仍>140/90mmHg再开始药物治疗。中危患者可观察数周,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改善生活方式,若血压仍>140/90mmHg再开始药物治疗。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并对并存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的临床疾病进行综合治疗。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一般来说是要终身服药的,只是在随访的过程中根据血压水平调整降压治疗方案。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等重症高血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