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包皮手术:未到花开时,相“割”何太急!

李跃东医生 发布于2024-07-04 12:28 阅读量4932

本文由李跃东原创

在小儿成长的道路上,生殖健康同样不容忽视。包皮环切术,作为一项针对小儿包皮问题的常见手术, “割”还是“不割”,了解其医学适应症、潜在并发症及非适应症,对于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包皮?正常的包皮发育过程是什么?


1、包皮就是包绕龟头的那部分皮肤,这层皮肤通常与阴茎头紧密相连,可以保护阴茎头,在男性生殖系统中,包皮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结构,具有保护和清洁作用。


2、生理性包茎期:正常小宝宝出生后包皮是紧紧包着龟头的,除了包皮口狭小外,包皮和龟头之间还会有粘连,这两个因素阻止着包皮翻开,因为这不是病态的,所以被称是“生理性包茎”。


3、花开终有时:随着孩子阴茎的生长发育,包皮口会逐渐松解,包皮与龟头之间的粘连也会逐渐分开,男孩大约十岁开始,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通常都会无师自通地将包皮翻开,刚翻的时候可能还会有点痛和紧,但之后会越翻越自如。如果这个时候包皮还是不能翻开,会被认为是“病理性包茎”。包皮可以自由翻开以后,平时在未勃起的状态下仍然是包绕龟头的,此时会被称为“包皮过长”,一个“过”字会造成很多人认为这是不正常的,但其实这还是正常的。这是男人最自然的进程。




二、医学适应症与非适应症:哪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小儿包皮环切术?


1、包茎:包皮无法正常翻开显露龟头,无法完成阴茎的正常清洁,包皮腔内藏污纳垢,以至于会引起包皮感染、尿道感染等情况,如果有反复炎症史,这种需要手术干预;


2、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覆盖阴茎头,能上翻使龟头外露,但是包皮比较长呈袖套状。这也是正常现象,部分患儿因为包皮过长,包皮内长期存留包皮垢,反复刺激可以引起龟头发炎(即龟头包皮炎),甚至导致尿路感染,如果有反复炎症史或者合并有明显狭窄环导致包皮嵌顿,这种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做综合判断,决定是否需手术治疗。




3岁以内的男孩,如果没有反复感染史,是完全没有必要去翻包皮的;3岁到10岁的孩子,如果没有感染史,消极等待也是可以的。积极一点的话,可以在洗澡时慢慢尝试去翻包皮口,稍微用力即可,逐渐有一点进步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把孩子弄到很疼而心生恐惧。


三、潜在并发症:了解风险,科学应对


带娃做包皮环切术目前成了寒暑假的热门现象,但是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小儿包皮环切术也不例外。现实生活中当一种现象越是很热门时,越需要我们冷静对待,了解包皮环切术的潜在并发症,有助于家长们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


1)常见并发症


1.出血

原因:主要是术中止血不彻底造成,也有继发性出血,主要是由于感染所致。


2.感染

发生率:包皮环切手术感染的发生率不足10%,多为轻度的感染。


3.水肿

原因:多是由于包皮环切手术以后,静脉淋巴回流不畅引发的水肿,一般在术后一周内会自行消肿。如单纯包皮水肿,压迫远端水肿组织使水肿液回流可加速好转。


4.疼痛

原因:术后多由于夜间阴茎勃起,或者是部分人可能由于伤口的炎症反应造成疼痛。


2)较少见但可能的并发症


1.尿道外口狭窄

原因:这种并发症常见于婴幼儿,包皮环切术后发生尿道溃疡,造成尿道外口的狭窄。


2.包皮切除过多或过少

原因:多为年轻的医生手术经验不足所致。切除过多可能导致阴茎勃起受限或疼痛,影响性生活,需行皮肤移植术。切除过少则可能导致包皮再次过长,需重新评估是否需要再次手术。


3.阴茎损伤

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术中器械不适当牵拉阴茎头,或在术中麻醉药物的应用可能造成阴茎的损伤。处理:根据损伤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如止血、缝合等。


4.尿道损伤

原因:阴茎腹侧缝线过深可能导致尿道的损伤。处理:需及时发现并进行修复,避免尿道狭窄等后遗症。


5.痛性瘢痕

原因:主要因术中结扎血管用线过粗、结扎线残留过长、结扎组织过多或皮下组织切除过深引起。处理:无触疼的皮下硬结可不处理。如硬结即将使皮肤破溃,或有明显触疼影响阴茎勃起者,可手术切除,必要时可行疤痕切除、阴茎皮肤整形。


6.勃起功能障碍

原因:部分病人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可能与手术创伤、心理因素等有关。


四、科学决策,护航健康童年


面对小儿包皮问题,家长应保持冷静,科学决策。如果是病理性包茎,比如反复发作的包皮龟头炎,比如膀胱输尿管反流常合并泌尿系感染的孩子,应该进行包皮环切的,还是要进行手术!当受益大于风险时,还是要手术的。其他的只要包皮口可以开就已经足够了,十岁以后的孩子可以积极鼓励他在冲凉时去主动将包皮翻开,清洗其内的包皮垢。清洗后再将包皮翻回来。


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小儿包皮的相关知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医学的守护下,让我们共同见证孩子们快乐、健康的成长每一步。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