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不可怕,三种方法消灭尴尬

周敏医生 发布于2022-04-18 11:24 阅读量756

本文转载自妇科之家

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是女性常见病,首先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尿失禁的种类吧。

Vol.1

压力性尿失禁

一般情况都是在打喷嚏、咳嗽、大笑、运动、提重物时,即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出现漏尿的情况,女性本身并没有感觉有尿意,但突然在腹压增加时,尿就漏了一些出来。

Vol.2

急迫性尿失禁

最主要表现为尿频、排尿的次数多,夜尿在2次以上,白天在8次以上,24小时一般在10次以上。每次都有强烈的尿意,控制不住就会尿出来。此时,患者本身并没有处在腹压增加的情况下。

Vol.3

混合性尿失禁

有些人可能会有两种情况兼而有之,称之为混合性尿失禁。

Q1

在这些分类中,最常见的哪一种呢?

       在这些分类中,绝大部分是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

Q2

那么出现与SUI相关症状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此类疾病有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尽管有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但是从主客观治愈率和远期效果来看,手术干预优于非手术方法,占有重要的地位。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针对SUI的手术方式吧!

     SUI手术方法有100余种,大致可分为3类:阴道前壁修补术、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和尿道中段悬吊术。

1、尿道折叠术(urethroplasty)与阴道 前壁修补术(anterior vaginal repair)

      尿道折叠术的作用机制是重建尿道膀胱后角、松解粘连、缩小尿道内径、增加尿道长度、修补膀胱、尿道膨出,修复支托膀胱颈及尿道的筋膜。术式简单、安全、且不需特殊的替代材料。研究显示尿道折叠术治愈率为62.5%,但术后2年治愈率仅46.9%,且尿潴留率为41%。

      阴道前壁修补术通常用于治疗膀胱膨出合并尿道过度移动的患者,方法为将阴道前壁靠拢,减去多余的阴道壁,使缝合后阴道前壁不再膨出。短期治愈率为31%~72%,手术并发症较少,但效果较差。目前不推荐使用阴道前壁修补术作为女性SUI首选的治疗措施。

①做阴道前壁正中纵行切口

②游离阴道前壁

③折叠尿道 

④修补阴道前壁

⑤缝合阴道

2、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

    耻骨后Cooper韧带悬吊术(burch colposuspension,Burch)是目前国际妇科泌尿协会推荐的一线术式,不仅适用于单纯尿失禁的患者,还可同时纠正伴随的脱垂症状。Burch悬吊术改变了膀胱-尿道后角,加强了膀胱、尿道和阴道周围筋膜的支持,操作简便、费用低,具有尿道固定好、耻骨骨髓炎发生率低、组织损伤小等优点,并能很好地修复阴道前壁的轻度缺损,目前被普遍应用。但Burch术式需采用腹部切口,手术创面较大,术后住院和康复时间较长,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较高,有部分报道远期疗效随着术后时间进行性下降。

①做下腹正中直切口或下腹部横切口,显露耻骨后间隙

②游离膀胱颈和尿道

③悬吊尿道

④悬吊膀胱

3、尿道中段悬吊术

     尿道悬吊术于1907年首次报道,悬吊采用的材料从肌肉、肌腱发展到筋膜和合成材料,手术成功率也不断提高。

(1)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 procedure,TVT)

       1994年,Delancey 提出“吊床”假说:认为尿道的关闭是通过耻尾肌前部收缩形成“吊床”来完成,因尿道中段不能形成良好的“吊床”则腹压增加时不能尿自禁。鉴于“吊床”假说,1996年Ulmsten 等提出了TVT手术。TVT手术是对中段尿道无张力承托,可获得在增加腹压状态下的尿道阻力,同时也能加强耻骨后尿道阴道“吊床”作用,从而起到较好的控尿效果,具有低风脸、低疼痛、微创的优点。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许多心脑肺功能减退、麻醉风险大、糖尿病、过度肥胖者都能接受手术,且术中病人清醒,可保证术者在术中调整吊带的松紧度到适宜程度。另外,使用的吊带为特殊网状结构,可产生磨擦力而固定在组织内,操作简单,不需缝合固定。

(2)经阴道吊带悬吊术(intra vaginal slingplasty,IVS)

    1993年,澳大利亚医生Petros等提出了利用人工材料所造成的假性韧带来加强松弛的耻骨尿道韧带,从而重新控制排尿,并且首次提出了IVS治疗SUI新思路,创造了前路IVS手术方法。与TVT一样,也是通过阴道前壁的切口向耻骨联合上方的两个小切口穿刺,在中段尿道下置入吊带,恢复尿道的吊床支持,但由于手术器械的穿刺端为钝性并且导引管具有90°的弯曲,降低了膀胱穿孔、盆腔血肿的发生率。

(3)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ransobturator vaginal tape inside-out,TVT-O)

2001年,Delorme提出经闭孔尿道吊带悬吊术(transobturator tape,TOT),经双侧大腿根部皮肤进入,绕闭孔出阴道前壁切口,这种术式不经过耻骨后间隙,在两侧闭孔之间悬吊。2003年,比利时de Leval等提出另一种由阴道内经闭孔向外的吊带穿刺术式TVT-O。该术式穿刺通道经阴道前壁切口进入提肛肌和会阴深、浅横肌间坐骨直肠窝,逐层穿出皮肤。穿刺行程中避开了膀胱、尿道、闭孔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器官,故术中无需行膀胱镜检查,大大简化了手术操作,并增加了手术安全性,降低了膀胱穿孔、血肿等的风险,不易发生尿道梗阻和尿潴留,其手术时间也较 TVT 明显缩短。对于以往有多次尿失禁手术史者,采用经闭孔径路 能有效避免各种手术并发症,尤其是肠道损伤,且膀胱损伤和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率也较低。

      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时,女性朋友们要引起重视,积极配合治疗可有效控制尿失禁,提高未来生活质量。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