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姨妈量多VS量少
哪个更让人糟心?
量多如浪奔浪流~~
量少一包姨妈巾都有剩
害,量多量少都烦人
其实,大多数妹子们最受困扰的
可能还是量少
量多,说明咱还年轻着呢
量少,妹子们就会OS:
是不是快绝经了?
是不是卵巢早衰了?
别急,先来说说卵巢有哪些功能。
如果说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皇后,那么卵巢就是太后。作为生殖系统中的大佬,卵巢长得像灰红色的葡萄、呈扁平椭圆形,位于盆腔内,子宫两侧各一个。
卵巢有两大功能:生殖(排卵)和调节内分泌(主要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卵巢手握对「卵子」们调兵遣将的权利,不仅掌握着女性的生育大权,还是姐妹们永葆青春的源泉。
一般而言,女性在42-58岁[1]卵巢功能就会衰退,最后会遇到令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大boss——「绝经」。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卵巢早衰呢?说人话,就是年龄未到 ,卵巢先老。
医学上,卵巢早衰(简称POF)是指已建立规律月经的女性,在40岁之前,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出现持续性闭经的情况,伴有高促性腺激素和低雌激素状态的一组疾病。[2]
目前公认的卵巢早衰的诊断标准有3条:
① 年龄<40岁;
② 闭经时间≥6个月;
③ 两次(间隔1个月以上)血FSH(促卵泡生成素)>40mIU/ml。
所以,发现了没,卵巢早衰的定义还是很严格的,不能因为大姨妈变少或迟来就对号入座~
而且,就算40岁出头绝经也不能称为「卵巢早衰」,终究还是要向岁月低头。
为啥卵巢早衰会落到我头上?当同龄人还是风情不减的辣妈,我却在老年人的边缘疯狂试探?
下面就给大家扒一扒卵巢早衰的几大元凶。以后看到,能躲则多,躲不了的赶紧就医。
卵巢早衰的原因有哪些?
遗传、自身免疫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类风湿关节炎等)、卵巢周围组织手术引起的并发症,还有特发性卵巢功能衰退(占比20-25%)。[2]
所谓的特发性就是原因不明,莫名其妙躺枪……
卵巢早衰还有哪些高危因素?
频繁做人流、减肥过度、精神压力大等都有可能引发卵巢早衰。[2]
之前有新闻报道过,一名24岁姑娘,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只有42公斤还拼命减肥。因为闭经到医院就诊,一查竟发现卵巢早衰,其功能相当于50多岁的绝经妇女。
首当其冲的就是生育能力
闭经是卵巢早衰的主要临床表现。
约一半的患者会有月经稀发或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情况。说人话,就是大姨妈成了稀客,以前每月1次,现在连人影都见不着;或是在非大姨妈时间,偏偏又来瞎晃悠。
还有1/4患者突然出现闭经[3]。闭经就相当于给你下了一道「无法生育」的判决书。随着确诊时间延长,卵巢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小。
除了生育,可能会影响容貌、提前变老等
可能有姐妹会说:不打算生娃了,卵巢早衰也影响不大。
那你就错啦。除了生成卵细胞外,卵巢还是「激素制造工厂」,产生雌孕激素和多肽激素等,就像汽车的润滑油,它协调着身体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运转,有效地预防各种零部件的磨损和老化。
缺了它们,会导致:
更年期提前到来:会出现一系列的更年期综合征,比如,出现潮热、失眠、抑郁、紧张、心悸、头痛等。
多种疾病出现:缺少卵巢分泌的多种激素,会引发骨质疏松、血管舒缩症状、心血管症状、精神神经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等疾病。
影响外表,皮肤衰老、掉发等:雌激素还能滋润皮肤、亮丽头发,聚集皮下脂肪、使体态优美,一旦分泌减少,会明显影响女性的外貌气质。
仔细想想为啥恋爱中的女人容光焕发(雌激素增多)?为啥产后(雌激素下降)大量掉发?就是这个理~
卵巢早衰一般都不可逆,但不代表我们就放弃治疗了,其实还能再「抢救」一下。
有研究表明,约有50%的卵巢早衰患者会出现间歇性排卵现象,5~10%的患者在确诊后有间断的月经恢复甚至发生自然妊娠。
所以如果出现了闭经等相关的症状,一定要及早就医,切勿一拖再拖哦!
卵巢早衰的原因及高危因素中,有些是天意难违(比如遗传),有些就是纯粹作死…
常言道:不作就不会死。姐妹们都应该尽量避免人为因素,比如:做好安全措施、避免反复人流;科学减肥,而非一味追求病态美。
可能有人会问了,卵巢保养呢?靠谱吗?
美容院的保养,实属交智商税,所谓精油按摩并不能起到保养卵巢的作用,更别说防止和治疗卵巢早衰了。
真正有用的保养还是老生常谈的几样:健康饮食,戒烟戒酒,积极锻炼,放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