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需要保胎?为什么医生不建议盲目保胎?

周敏医生 发布于2021-12-23 08:44 阅读量1375

本文转载自妇科之家

什么是保胎?任何一本专业的书籍上,没有保胎说法。所谓的保胎,从医学角度来讲,就是支持黄体功能。其中黄体酮是目前用于黄体支持的主要孕激素。

什么是黄体?

黄体是排卵后卵泡形成的富有血管的暂时性内分泌腺体,由类固醇生成细胞(颗粒黄体细胞、膜黄体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非类固醇生成细胞组成。

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甾体激素,其中包括妊娠建立和维持必不可少的孕激素以及对维持孕酮、促进正常子宫内膜分泌转化有重要作用的雌激素。除甾体激素外,黄体还合成和释放大量的蛋白激素。

为什么试管移植后要保胎?

在自然受孕的过程中,卵泡里的卵子排出后,卵泡液内剩余的细胞,比如说像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它们会最终形成黄体组织,如果成功妊娠黄体组织会持续的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来维持胚胎发育,这时成为“妊娠黄体”。

可是,在做试管婴儿的治疗中,我们的黄体功能却不足以维持胚胎的发育,也就是「黄体功能不全」,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1.在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通常只有一个卵泡发育,而在试管周期中,由于多个卵泡同步发育,较高的雌激素水平可能导致黄体功能相对不足。

2.做试管婴儿的患者,大部分都进行了控制性超促排卵,由于应用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进行降调节,停药后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能力不能迅速恢复,导致早孕期黄体功能不足。

3.在取卵的过程中抽吸卵泡液导致大部分颗粒细胞随卵泡液一起被吸出,也会影响黄体功能。

因此,对于做试管婴儿的患者,在进行胚胎移植后,通常需要黄体支持,即保胎。

迷你医学科普

黄体功能不全(LPD)是指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内分泌功能不足,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分泌转化不足,出现排卵性功血,且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可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试管婴儿保胎用药指南

移植后保胎,即黄体支持。目前,IVF周期中的黄体支持常用孕激素、雌激素(E2)、或者一些保胎类的中成药。

hCG会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GnRH-a用于黄体支持不增加OHSS发生风险,但长效长方案降调节等垂体功能移植的患者不适用。黄体酮类是目前用于黄体支持的主要孕激素。

号称“保胎神器”的黄体酮,它的作用有哪些?

黄体酮(孕酮)作为一种天然的孕激素,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因素所致的先兆流产的经典用药,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为受精卵着床及其后的胚胎发育做好准备。黄体酮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从而有利于胚胎、胎儿生长发育。常用的黄体酮类药物有口服、肌肉注射、阴道用药等剂型,不同给药途径在体内吸收和代谢过程是不同的。

肌肉注射给药血药浓度相对显示明确,但使用不便,易产生红肿硬块和无菌性脂膜炎等并发症。阴道用药与肌肉注射同样有效,使用方便,可自行给药,是可以替代肌肉注射给药的有效方式。口服黄体酮患者依从性好,但存在肝脏首过效应从而造成生物利用度相对较低的局限性。

通常情况下,以下几种情况需要黄体支持:

  应用超促排卵方案行IVF/ICSI-ET等助孕治疗时,胚胎移植后存在一定程度的内源性黄体功能不足;

自然周期排卵后实施冷冻胚胎移植时,部分患者存在自身黄体功能不全的可能;

促排卵周期实施冷冻胚胎移植时,存在潜在的内源性黄体功能不足;

  雌孕激素药物替代周期(人工周期)冷冻胚胎移植,完全使用外源性雌孕激素药物替代黄体功能;

  既往复发性流产病史患者

先兆流产患者。

黄体支持禁忌证

1.存在或怀疑发生动静脉血栓的患者,有静脉炎、脑中风等既往病史患者应慎用。

2.乳腺恶性肿瘤或生殖器激素依赖性肿瘤有明确孕激素治疗禁忌证患者;

3.黄体酮过敏者。

注:不同类型黄体支持各有优缺点,建议大家听医嘱选择合适自己的黄体支持类型,不可轻易停药。保胎也是有指征的,没有必要滥保胎,乱保胎。

近年大量临床研究显示,采用丙种球蛋白静滴被动免疫,配合(黄体酮+HCG)在治疗习惯性流产中有协同作用,会达到增效效果。但用药细节必须掌握!(研究来自公众号: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移植后保胎药为啥不一样?

不同患者状况不同。新鲜周期促排卵方案有差异、冷冻周期内膜准备方案不用、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的症状及严重程度有差异。因此,所用保胎药物是有差异的,医生会全面考虑情况后合理用药,遵医嘱即可。

吃保胎药对胎儿有影响吗?

是药三分毒!有些患者会担心,吃这些保胎药物,会不会对自己的胎儿产生什么副作用呢?

保胎药都是经过严格临床药物试验的,现在虽然存在超说明书范围用药,但医生们都是根据每位准妈自身当时状况给出的方案、用药。目前已有的证据未发现黄体酮对母婴有潜在的危险,但建议大家吃药要经过医生安排,听医嘱,按时用药,也按医生嘱咐停药!

试管婴儿需要保胎多久停药?

胚胎移植术后一般医生都会安排一些保胎药物,一定要遵医嘱每天按时服用。据相关调查,发现全世界IVF中心进行的黄体支持的时间不同。大多数医生自取卵后开始使用孕激素,并持续到妊娠8~10周。由于人工周期的冷冻胚胎移植中无黄体生成,黄体支持要略长些,一般需要支持到11~12周。

为什么医生不建议盲目保胎?

从优生优育和遗传角度来看,部分的流产是一种大自然的“优胜劣汰”。对于医生通过相关检查判定的无意义保胎。孕妇自身要求勉强保胎并没有多大意义,保胎也较难成功。盲目保胎,有可能保住了染色体异常胎儿和病态畸形胎儿。

确认胎停后,是不是就没必要保胎了?

“胎停”的原因和自然流产的原因没有什么两样,主要包括以下的因素:染色体异常,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解剖因素,感染因素,环境因素等。

孕酮和hCG无法帮助你准确判断胚胎是否存活,不管孕酮和hCG水平是高是低,最终还是需要超声检查来判断胚胎是否存活。

如果胚胎染色体是正常的,视具体情况适当给与保胎药是有必要的,但如果胚胎染色体不正常,吃保胎药打保胎针也没有任何意义。

确认“胎停”以后,可以选择等待自然流产、药物流产、刮宫手术,各有利弊,多数人会选择刮宫。

保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临床症状,β-hCG水平,B超检查。

中医药在IVF周期中黄体支持的作用

中医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已取得一定成效。中医补肾调周法是以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平衡这一理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性腺轴中儿泡发育的不同阶段,以补肾为根本。

结合月经周期用药的一种方法,对于卵巢低反应性,中医认为多是因肾虚所致,补肾是基础。肾气旺,肾精足,任脉充盈方能摄精成孕。在超促排卵过程中,配合使用补肾的中成药,可明显减少促性腺激素的用量,提高卵巢反应性,增加卵细胞数量,改善卵子质量,提高妊娠率。在现代医学黄体酮支持保胎的基础上,适当配合中药安胎之品,有助于降低ART术后的流产率,提高婴儿出生率。 

美中宜和北三环生殖中心为了让试管婴儿小伙伴从中医药中获益,特开设中医门诊。开辟了一条以现代先进医疗技术为主、以中医为辅的辅助生殖中医发展新路子。多维度、多举措提升试管婴儿成功率和抱婴率,帮助更多的不孕不育夫妇圆梦新生。

美中宜和以“优生”为指导患者生育的第一法则,倡导“不仅要让患者‘生得出’,而且还要‘生得好’。此外,如需保胎治疗,除了要遵从医嘱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

1、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提取重物,避免过度劳累。但也不要长时间卧床,原因如下:长时间的卧床不动保持一个体位,无所事事加重心理负担,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影响宫腔血液灌注,进一步影响胚胎着床,甚至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危及生命;

2、均衡营养:试管婴儿孕妇与自然怀孕的孕妇几乎遵循同样的原则。饮食应低糖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均衡搭配影响,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并且应多喝水以及多食富含纤维素与果胶的蔬菜,以利通便。要保证营养又不可暴饮暴食、毫无节制;

3、良好心态:精神状态也是影响试管成功率的一大因素。精神紧张会影响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造成子宫、输卵管肌肉收缩紊乱,影响胚胎着床。因此,在助孕过程中女性朋友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愉悦的心态。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