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下腺肌病长什么样?如何治疗?

周敏医生 发布于2021-08-08 10:33 阅读量6881

本文转载自韵依

八大特征

近年来超声技术迅速发展,经阴道超声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方便、价廉、易重复,国际上普遍采用将经阴道超声检查作为诊断的标准方法之一,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性与MRI检查相近。尤其对于早期病灶,临床尚未出现症状者,该检查的诊断价值更突出。但目前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标准尚未达成共识,现推荐采用2018年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授权子宫形态超声评价(MUSA)协作组制定的基于经阴道超声影像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标准 ,有如下8项特征:

1.子宫肌层不对称增厚

2.子宫肌层囊性灶

3.岛状高回声信号

4.扇形阴影

5.子宫内膜下线状或点状回声

6.病灶内有条状血流信号穿过

7.结合带形态不规则

8.结合带不连续

如超声检查存在2项或2项以上上述征象则拟诊子宫腺肌病。


腺肌病在超声下是什么样的?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

以保留和改善女性生育力为目标的子宫腺肌病治疗方法包括:

以上治疗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子宫体积、病灶部位与性质(局灶或弥漫)、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是否合并其他不孕因素等决定。


有什么药物可以治疗吗?

1.对于年龄 ≤35 岁、卵巢储备正常:

A.子宫体积<孕12 周,未合并其他不孕因素者, 治疗3-6个月后可期待自然妊娠,停药后3-6个月是妊娠黄金时期,超过 12个月未孕,应考虑IVF;

B.子宫体积≥孕12周或腺肌瘤≥6cm ,药物治疗3-6个月后仍无法接近正常,可以改保守性手术加GnRH-a治疗3-6个月或更长时间,待子宫体积恢复接近正常及子宫瘢痕修复后,期待自然妊娠不超过6个月或直接IVF;

2.对于年龄>35岁,或伴有卵巢储备下降,或合并其他不孕因素者:

A.建议先行冻存胚胎,后续GnRH-a治疗3-6个月 ,待子宫体积接近正常行FET;

B.如经 GnRH-a治疗3-6个月后子宫体积或腺肌瘤体积缩小不理想,可改行保守性手术加 GnRH-a治疗3-6个月或更长时间,待子宫体积恢复接近正常及子宫瘢痕修复后行FET。

3.如腺肌病合并输卵管梗阻、或合并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合并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或合并男方不孕,建议直接IVF助孕。


临床建议

以上治疗方案来自于2021年《子宫腺肌病伴不孕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腺肌病患者可以了解目前最新治疗方法,但从专业角度来讲,建议尽早积极备孕,必要时尽早生殖科专科就诊。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