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二胎时代」的来临,我国高危孕产妇的数量不断攀升。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各个地区孕产水平差异较大,为了广大围孕期女性及家庭提供科学规范的围孕期健康服务,促进生殖健康水平,提升人口素质和家庭幸福。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了「全程守护,孕育新生-围孕健康促进行动」公益项目。
本次丁香园有幸采访了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陈敦金教授,陈教授就此次公益项目的最新动态,项目目标,及围孕期女性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包括对孕期「早中晚」期的监测管理,及围孕期的营养补充进行了讲解,接下来一起看看吧~
专家组成立,把控方向稳步推进
本次公益活动,旨在通过普及健康保健知识,传播健康的理念,建设和完善围孕期健康培训体系、规范化诊疗流程,培养围孕健康教育人才,来提高妇女、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今年 3 月开始,项目就制定了初步的计划和安排,并正式启动。4 月 22 日通过线上组织的专家会议,成立了专家组,制定了相关标准和培训教材。除此之外,还建立了示范性培训医院,并培训爱心指导员。虽然疫情给项目的推进造成了一些困难,但通过借助媒体的力量,项目也得到了更好地推广,整个项目目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明年计划将在今年的基础之上,继续开展培训医院和爱心指导员的拓展,不断扩大队伍。同时加快规范化进程,保证培训工作持续性发展与进步。陈敦金教授透露,年底专家组会就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届时会向媒体和大众展示一年的工作进展和成果。同时陈教授表示,培训虽然是本次公益项目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更希望通过项目能够让孕产妇的「最后一公里」更加的通畅。
围孕期牢记均衡营养,
维生素和叶酸不能少
部分西方学者认为成年人的一些慢性疾病与胎儿期有直接关联。近年来的研究也发现,胎盘功能出现障碍会增加一些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所以整个孕期的营养状况,对孕妇和新生儿都至关重要。
围孕期是容易被忽略的时期,陈敦金教授强调了均衡营养在围孕期的重要性。很多人都知道围孕期需要补充营养,但不是只吃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是要均衡营养。在合理补充营养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包括叶酸、铁、B 族维生素、钙等微量营养素的补充。早在 20 多年前就有文献指出,复合维生素的补充能够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此外,叶酸能够有效预防神经管畸形,也是必不可少的。天然食物的叶酸生物利用率低,需要额外增补才能满足妊娠的需求。除了饮食上需要做准备,围孕期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状态。
除此之外,围孕期还需要提前做好遗传咨询,这样可以降低遗传疾病的发病率。本身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怀孕也需要谨慎,怀孕可能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但有些疾病可以通过孕早、中期的干预降低疾病发生率。所以务必要建议有妊娠准备的女性在孕前提前咨询医生。
早孕反应莫慌张,放松身心才健康
陈教授讲述,目前 90% 左右的妊娠期女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早孕反应,但真正需要医生干预的不到 3% 。大部分的早孕反应通过自身的调节是可以得到缓解的。早孕反应发生机制不是完全清晰,可能与体内 HCG 水平相关,大多数早孕反应在妊娠三个月后有明显减轻或消失,面对这种情况,陈教授建议两点
第一,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安排生活,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第二, 早孕期也要兼顾营养的补充。虽然早孕期可能导致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但也需要保持合理和均衡的饮食。
孕早期的第 5~11 周是胎儿器官分化最关键的阶段,也是胎儿对致畸原最敏感的时期,主要的先天性异常、畸形都会发生在这个阶段。因此,建议妊娠期女性在孕早期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同样重要。
孕中、晚期监测和预防两手抓
围孕期和早孕期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但并不表示进入孕中晚期就到了「安全期」。虽然胎儿在这个阶段已经基本成型,但还有两个方面需要大家关注;
一方面,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包括胎心监测和产前检查;
另一方面,还要预防产科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子痫前期、早产、产前出血等。
孕中晚期加强对妊娠并发症的宣教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每个阶段孕妇的身体生理特点不同,根据身体的不同需要进行调护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不仅妊娠早期要重视,妊娠中、晚期也同样重要,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此外,孕晚期面临分娩根据不同孕周的需要,产后身体康复、新生儿喂养、新生儿疫苗注射等也是在孕晚期需要告知孕妇的。
小结
均衡营养应该贯穿整个孕期,尤其是在围孕期和孕早期要注意补充微量维生素和叶酸,预防胎儿疾病。出现早孕反应不要过度担忧,积极调整身心状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进入孕中晚期也不能放松警惕,除了补充营养以外还不能忘记定期监测和并发症的预防。陈敦金教授强调「全程守护」需落到实处,从围孕期到孕早中晚期,以及产后 1,000 天之内的健康问题,均需围绕均衡营养,为可预防的疾病和并发症带来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