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里,我会和大家一起更加深入的了解失眠的产生过程,只有深入了解了自己的睡眠,我们才能针对问题找出治疗方法。
长期失眠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会导致我们从偶尔的睡不着,最终演变为长期失眠。
美国学者提出了三个因素,解释慢性失眠病因理论,所以被称为失眠病因的三因素模型。
首先是易感因素,即使身处一模一样的情境,有的人还是会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出现失眠,这就是失眠的易感因素,焦虑的性格,敏感的个性,失眠的家族史,这些都是失眠的易感因素,都可能增加失眠的风险。
尽管有的人可能天生就是失眠的易感人群,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一定会和失眠拉上关系,在平时一切正常的时候,他们依然可以正常入睡,那是什么引发了失眠的产生?
这就是第二个因素,诱发因素,当压力事件发生,这些具有易感因素的人就会被激发而产生失眠症状。
想一想你上一次失眠的经历,当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或者面对生活上的改变时,你是否会在晚上紧张到睡不着呢?你不难发现不管是负面事件,比如失业、生病、受伤还是正面的事件,比如结婚、生殖、宝宝出生都可能成为失眠的诱发因素。只要是你认为重要或者在意的事情,都有可能干扰你的睡眠。
最后维持因素,通常当引起失眠的压力事件消失后,失眠也会跟着消失,偶尔失眠要变为长期失眠,还需要维持因素的出场,不良的压力应对方式,不良的睡眠习惯对失眠的过度担忧,这些不恰当的行为习惯或者观念,就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落入长期失眠的困境,到最后即使失眠的诱发因素已经消失,你还是会受着失眠的困扰,这就是因为第三因素一直默默的操控着你的行为,偷走了你的睡眠。
不过幸运的是在失眠的三因素模型中,维持因素是较容易通过学习和一些行为策略得到改善的,而这也是CBTI课程中注重的部分。
在了解了失眠的三因素模型后,你是否能够观察到自己的一些具体因素,现在你可以做个深呼吸,稍微放松一下心情,仔细的回顾一下你的生活习惯,分析一下你存在着哪些失眠的因素,这很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我们为你设定个性化改善方案,用科学解密睡眠,让睡眠变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