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失眠”系列讲座17:睡眠限制的注意事项

王华政医生 发布于2023-06-07 16:21 阅读量743

本文由王华政原创

睡眠限制疗法作为认知行为疗法中核心治疗成分,虽然没有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也需要以下几点:

第一,在床时间设定要适合自身需求,然后坚持下去。

有的人因为极度担心失眠,会晚上 8 点就开始躺在床上等睡着。其实如果上床时间过早,可能会强化早醒的倾向,这样的朋友就适合使用睡眠限制疗法推迟上床时间。

而有的人,晚上就算没什么事情要忙,也会习惯熬夜晚睡,白天往往会赖床或睡觉过多,这样的朋友适合早晨提前起床。

如果是属于整晚都睡得很浅,或者睡到半夜总是醒来的人,把上床时间调晚或者起床时间调早,都是可以的。

第二,万一晚上设定的在床时间内就是睡不着怎么办?

睡眠限制法刚开始执行的时候,即使晚上规定的睡眠时间内睡不着,白天也不能赖床或补睡,必须雷打不动地按设定的时间起床。执行一段时间后,虽然睡眠时间会减少,但是睡眠会变得更稳定,入睡更快,熟睡感增强。随着睡眠效率的提高,我们再逐步增加在床时间。

对于长时间躺在床上、睡眠很浅的人来说,缩短睡眠时间反而是好事,可以获得以往缺少的熟睡感,提高睡眠质量。只要能睡够身体所需要的觉,这就是自然的睡眠。

睡眠限制疗法往往会使用观息法、白噪音、耳塞、助眠香薰、降低体温结合一起来调节。在执行时必须先试着放下对于睡眠的过度焦虑,以避免过度担心睡不足而触发清醒系统,更加干扰睡眠。前两三周可能会睡得比之前少,但睡眠质量会提升,也就是睡得少,但睡得好。通常到第三周以后,总睡眠时间便会慢慢提升。五、六周后,睡眠时间会增加,同时改善睡眠的质与量。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