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激控制疗法也是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的核心成分之一,是一套帮助失眠者减少与睡眠无关的行为和建立规律性睡眠—觉醒模式的程序。该项技术是由芝加哥西北大学的布特津于1978年创立的。目的就在于使失眠者不要与失眠的条件建立联系,而与睡眠建立关系,并使机体形成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
那么具体的刺激控制疗法应该怎么做呢?
(1)首先除了睡觉以外,其他时间不要待在床上或卧室里。把床当作睡觉的专用场所,不在床上从事与睡觉无关的活动,不要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听广播等。
(2)躺在床上30分钟后如果仍睡不着,必须起床离开房间,去做些温和的事,只在真正有了睡意时才上床。上床后如又不能迅速入睡,又马上起床,等再有睡意才回床。假如始终没有睡意,那就得如此这般直到天明。
(3)整夜之中,只要中途醒了而又不能迅速再入睡,都应按上条的方法办。
(4)每天早晨坚持在同一时刻醒来并起床,而不管晚上睡得如何。
(5)白天决不上床睡觉。
要特别注意的是,睡不着离开房间的时候,就不要带着自己最终还会回到床上的念头,你脑子要想你不再睡了,你不能再睡了。你起床后所进行的活动,要温和、平静、少刺激,灯光应尽量暗一些,不要抽烟、吃东西或做体操。
条件反射的建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反复训练,持之以恒才能获得疗效。开始时,会睡得很少,但如果能坚持训练下去,睡眠时间会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