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抗凝药物风险提示

余文水医生 发布于2020-12-15 11:21 阅读量8045

本文由余文水原创

      据统计,在美国每年血栓的发病率约为0.1%,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率成指数级增长,对于80岁的老年人来说,发病率高达0.5%,说明老年人更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引起的死亡率为6%~12%,由血栓带来的风险不容小觑,但是人们对于血栓的认识远不及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

其实肿瘤及心脑血管的危害跟血栓是分不开的,比如肿瘤患者更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一旦从血管壁上脱落,跑到肺部,堵住肺血管,造成肺栓塞,情况不堪设想,情况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危及生命,可以说血栓是人类的“第二杀手”

无论在身体哪个位置的静脉血栓,抗凝治疗是基础,抗凝治疗的目的是让血液“稀释”,没有那么“粘稠”,防止血栓进一步增多,临床上对于血栓的治疗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减少血栓形成,另一方面是去除血栓,就是俗话说的“开源节流”,由此可见抗凝的重要性了;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抗凝药物也不断更新,如图1。

                                             

抗凝药物发展历史.jpg

                     图1.抗凝药物的历史演变


其中,华法林是经典的抗凝药物,1954年正式批准用于人类,可用于房颤、脑卒中、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常见疾病;但是,临床上观察发现,每个人对华法林的敏感度不一样,药效不稳定,容易受食物的影响,吃华法林的时候不可以吃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比如:酸奶酪、紫花苜蓿、蛋黄、红花油、大豆油、鱼肝油、海藻类、绿叶蔬菜。胡萝卜、西红柿酱、南瓜、青菜及蛋黄鱼、鱼卵、肝、蛋黄、奶油、黄油、干酪、肉类、奶、水果、坚果、蔬菜及谷物等等。猪肝、西兰花、椰菜花、椰菜、稞麦等;牛肝、鱼肝油、蛋黄、乳酪、优酪乳、优格、海藻、紫花苜蓿、菠菜、甘蓝菜、莴苣、花椰菜,豌豆、香菜、大豆油,螺旋藻。

同时,也不建议与活血化瘀的药物一起服用,如果实在需要一起服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需要经常抽血检测药效,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药物用量;现在有了新型的抗凝药物,比如利伐沙班片、阿哌沙班等,这类新型抗凝药物不需要检测指标,药效稳定,但同时费用偏贵。

好了,前面介绍了一些基本知识,现在我们说说重点,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抗凝药物最大的风险就是出血,至于出血的部位,理论上只要有血管的地方都有可能出血,包括皮肤、大脑、内脏,重要或者不重要的器官,重点哦!


具体表现有:皮肤散在红点、牙龈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胃肠道出血(表现为大便黑色,香蕉样粗大形状或者不成形)、小便呈红色,也有极个别的人出现颅内出血,特别是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的人。听到出血,相信普通人听到肯定会觉得很可怕,不敢吃药,其实出血只是概率事件,就像你坐飞机出行一样,发生概率很低,已经有相关研究,如下图。


出血概率.jpg

当然,如果真的在服药期间出现出血情况,还是建议及时联系医生。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