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们并不喜欢“跑步膝”这个名称,由于膝关节复杂的结构,造成跑步或者走路后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半月板损伤,髌腱炎,髂胫束疼痛综合征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膝盖疼痛,它叫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
髌股疼痛综合征多发于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从上图可以看出,女性膝关节的Q角大于男性,这就造成了臀部和脚踝的对齐问题,膝关节不稳定,下肢肌肉无力或者受力不均匀,当走路或者跑步时,膝关节反复屈伸,股四头肌缺乏支撑力量,导致膝盖骨冲出了正常范围,从而刺激到软组织引起疼痛肿胀。
怎么判断这种病?
主要表现为膝盖前方或者深处有疼痛,钝痛为主,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随着时间逐渐加重,并且与生活中的活动有关,可以发生在一个或者两个膝盖上,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的常见症状:
反复屈伸膝盖时疼痛加重,比如跑步,爬楼梯,下蹲,跳跃。
长时间坐着膝盖疼痛,比如看电影或者坐高铁,飞机。
锻炼时运动量大,或者地面不平坦,也会导致疼痛。
爬楼梯,或者坐了很久站起来,能听到膝盖里的响声。
倒也不用过于担心,髌股疼痛综合征需要做手术的很少,大部分采用保守疗法即可,有些简单的家庭治疗就能奏效:
休息,避免膝盖负重
冰敷,每次冰敷15分钟,一天两到三次,但不要把冰直接放在膝盖上。
加压,为了避免肿得厉害,用弹性绑带轻轻包住膝盖,膝盖骨区域剪开一个洞。
抬高,躺着的时候,膝盖高于心脏位置。
戴护膝,有专门的护膝,可以避免膝盖骨移动到膝盖的外侧。
温馨提醒,以上方法需在医生确诊此病后,方可执行,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例如髌骨软骨软化症或髌骨关节炎,就不能给膝盖再添加压力。
还能继续运动吗?
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如果感觉疼痛缓解了,当然可以。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膝盖疼痛的人应该一直休息,虽然我们不知道膝盖为什么长成这种结构,这是造物主的功劳,但我们知道膝盖的使命就是运动,当你站立行走时,膝盖受到压缩,挤出里面的废物,当你躺着休息时,膝盖又在吸收营养,过量运动不好,但不运动的害处更大,这就跟饮食和排泄一样,缺一不可。调查发现,经常运动的人患骨关节炎的几率远远小于不爱运动的,因为软骨必须受到刺激才能带来营养。
如果疼痛缓解,请咨询医生以下几点,达到了就可以恢复运动:
臀部和腿部的力量接近正常。
柔韧性,尤其腘绳肌的有所提高。
日常生活没有太多不适,例如走路和上楼梯。
即使偶尔疼痛,也比较轻微,几分钟就可以消失。
该怎么运动
虽然可以在家里或者健身房里参加各种运动,但散步或者跑步始终是最受欢迎的运动,首先您可以试试看,切忌一下不要跑或者走的太多,如果疼痛满分是10,那么您运动时的疼痛感觉不能超过2,几周后如果没有不适,再一点点的增加距离。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