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髋部骨折(臀部)是老年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虽然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但60岁以上的髋骨骨折患者,在受伤后的三个月,比同龄人的死亡率高出了8倍。
即使度过了致命的三个月,在一项针对733名老人的调查中,只有31%的人恢复到了骨折之前,剩下的依然忍受着后遗症的折磨,许多原本可以生活自理的老人,从此必须有人日夜陪护。即使这样风险也并未消除,第二个死亡高峰发生在骨折后半年到一年之间。
髋骨骨折为什么致命?
骨折本身并不致命,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各种并发症,其中尤以坠积性肺炎最为凶险。
坠积性肺炎,简单地说,我们很多人早晨起来都会清嗓子,吐痰,如果长期卧床,痰就会沉积在体内。老年人的呼吸功能本来就弱,骨折后因为疼痛更不敢吐痰,甚至不敢深呼吸,痰就无法从体内排出,严重的肺部感染可能会导致死亡。
下肢静脉血栓,长期卧床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而且老年人多多少少都有心脑血管问题,有些人还有糖尿病,血管的质量本来就不好,因此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血栓一旦脱落,很可能引起身体多器官的栓塞。
褥疮,也称压疮,还是因为长期卧床引起的,褥疮本身并不致命,但严重的褥疮会导致败血症: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生根发芽,从而导致全身恶性感染。好在如今有了专用的气垫床垫,有效地减少了褥疮的发生。
泌尿系统感染,长期卧床使身体处于阴湿的环境下,新陈代谢缓慢,如果喝水也少,就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由此看来,髋部骨折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来自于长期卧床,长期卧床对于年轻人也有害,“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并不仅限于励志,更是生命的本质。长期卧床对于老年人具有致命的风险。相较而言,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现并发症,然而女性骨折的几率大于男性。
如何预防髋部骨折?
老年人预防髋部骨折的核心在于尽量避免跌倒。
积极锻炼很重要,负重训练可以增加骨密度,举个例子,练习举重的人,骨量和骨密度明显大于普通人,当然老年人不要参与高强度运动,安全及适量就好。另外平衡力锻炼也应该予以重视,步行和游泳可以锻炼腿部肌肉的力量,此外还可以练习太极拳。骨骼和肌肉越发达,跌倒的几率就越低。
清理家里的杂物,大多数老人的跌倒骨折都发生在家里。客厅,厨房,卫生间,地面上的杂物请务必清理干净,杜绝老人绊倒的危险因素,此外在卫生间安装扶手,某些房间如果灯光昏暗,请更换大功率的灯泡。
检查老人的视力,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老人的眼睛,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更需要关注视力的变化。如果老人抱怨老花镜看不清了,请及时更换眼镜,另外可以在老人的枕边准备一个手电筒。
对于吸烟喝酒的老人,劝说戒烟戒酒,告诉他们抽烟喝酒会影响骨密度,对走路不稳的高龄老人,劝他们拄着拐杖行走。
发生髋部骨折怎么办?
万一发生了髋部骨折,也不要惊慌,虽然这种骨折基本上都需要手术治疗,但人工髋关节置换可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传统的手术老人至少需要卧床三个月到半年,甚至一年,许多老人自此一去不返。人工髋关节置换次日就可以下地,数周后恢复正常行走,几乎完美地解决了并发症的问题。这种手术的成功率达到95%以上,手术时间基本在一个小时以内,最新的人工髋关节使用寿命在20年左右。
如果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医院和医生是关键因素,手术方案的选择,麻醉水平,操刀水平,人工髋关节的筛选等等,都将直接影响到术后的康复程度。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骨关节科2020年共接诊了三万余名患者,完成手术1600余台,其中关节置换手术800余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注重晚年的生活质量,人工髋关节置换已经成为北大深圳医院的常规手术。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可以确定一件事,那就是专家的重要性,当年要是真正的专家,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老人骨折后请尽快送往医院,手术进行得越早,恢复的效果越佳。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