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怎么补?

章沁医生 发布于2022-06-23 09:47 阅读量8319

本文由章沁原创

维生素D

我们应该怎么获取?

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今时今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高钙奶粉甚至钙片”早已是我们这一代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了。毫不夸张的说,在门诊的每一天,都会有部分家长问孩子缺钙的问题。其实,一般奶量充足,均衡饮食的健康儿童都能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钙。但为了达到良好的钙吸收效果,我们更需要重视这种对骨骼健康有利的营养素——维生素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我国欠发展地区,维生素D缺乏更为显著。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儿童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缺少维生素D,尤其是在阳光暴露不足时和慢性病儿童中。

No.1

为什么维生素D对婴儿和儿童很重要?


维生素D是一种必需营养素,对维持钙稳态和骨骼健康有重要作用。婴儿和儿童需要维生素D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出健康骨骼。



No.2

婴儿和儿童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可引发什么问题?


重度维生素D缺乏也与低钙血症有关,后者可引起手足搐搦或惊厥。同时可发生“佝偻病”,导致骨骼变薄和变脆。部分严重骨骼损害较重的患儿存在不可逆性骨骼畸形,如:肋骨串珠、手足镯,以及O型腿或X型腿(膝内翻或膝外翻)等。轻度维生素D缺乏的临床后果尚不明确,但维生素D浓度长期较低也会影响骨密度,增加骨折的发生率。



No.3

如何初步判断孩子有发生维生素D摄入量过低的风险?


如果婴儿只摄入母乳或者母乳为主加少量配方奶粉,则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母乳含有婴儿所需的大部分营养素,但维生素D含量不足。

以下情况也有发生维生素D水平过低的风险:

▲ 未饮用足量的配方奶,或未进食其他含维生素D的食物

▲ 深色皮肤

▲ 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室内或居住于阳光很少的地方

▲ 早产

▲ 使用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癫痫药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 存在让其难以获得充足维生素D的躯体疾病,如乳糜泻、囊性纤维化、炎症性肠病等

▲ 肝脏和肾脏疾病可能分别导致25-羟化作用和1-羟化作用缺陷,从而引起佝偻病。



No.4

婴儿或儿童可从食物中获得维生素D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天然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很少,如煮熟的油性鱼类(三文鱼、沙丁鱼或鲭鱼)肝脏内脏器官和蛋黄,但这些食物会坚持摄入的量其实很少,母乳维生素D含量亦很低。所以,主要来源于强化了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

❤ 添加维生素D的婴儿奶粉

❤ 添加维生素D的谷类、乳制品、果汁等(国外多见)



No.5

晒太阳有用吗?


从阳光中也可以获得维生素D,身体可利用照射到皮肤上的日光来合成维生素D。室外玩耍可帮助孩子在锻炼的同时获取维生素D。但以中国当前追求以“白”为审美标准的年代,想通过晒太阳来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是不现实的。最主要的是考虑到皮肤癌相关风险,主流上确实也不鼓励通过阳光暴露来预防维生素D缺乏。更建议孩子在户外活动时做好充足防晒工作,以防止日晒伤和其他由日晒过多引起的疾病。


No.6

那怎样给孩子补充充足的维生素D?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好是应用维生素D补充剂,以确保骨骼健康。



No.7

婴儿或儿童需要多少维生素D?


★ 对于所有<1岁的足月健康婴儿,尤其是母乳喂养者,从出生后数日开始每日摄入400IU维生素D,相当于10μg维生素D(除配方奶量超1L/天者,可不再额外补充)。大多数医院、社康、药店均可购买到婴幼儿维生素D滴剂。

★ >1岁的儿童应每日摄入600IU(至少400IU)维生素D,相当于15μg(至少10μg)维生素D。如果孩子没有从乳类或其他食物中获得此数量的维生素D,应使用补充剂。部分儿童用的复合营养素产品,如DHA+D3,维生素AD等会含维生素D,如果不确定具体量,应向医护人员核实。

★ 如果孩子因早产或某种疾病而难以获得充足维生素D,可能需要加大剂量。如早产儿出生后前3个月,建议每日摄入800-1000IU维生素D。



No.8

有针对维生素D水平的检查吗?


,对有维生素D缺乏症状或者风险者,可实施血液检测,根据情况必要时行影像学辅助诊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vitamin-d-insufficiency-and-deficiency-in-children-and-adolescents?


[2] 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小儿营养专业委员会. 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23(7):781-782.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儿童维生素D营养相关临床问题实践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22,60(5): 387-394.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