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形式障碍:身心之间的神秘纽带

孙福刚医生 发布于2024-09-10 12:04 阅读量149

本文由孙福刚原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体不适是常有的事。然而,有一类情况却令人感到困惑和苦恼,那就是躯体形式障碍。


图片发自160App



一、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患者往往会感到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出现疼痛、不适、功能障碍等症状,但经过详细的医学检查却找不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来解释这些症状。

二、常见的表现形式

1.躯体化障碍

患者会出现多种多样、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器官,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反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等)、呼吸和循环系统症状(如气短、心慌等)。

2.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患者的症状相对较少,且表现不够典型,无法明确诊断为其他特定的躯体形式障碍。

3.疑病症

患者过分担心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疾病,尽管医学检查结果显示正常,但仍然坚信自己患病,甚至频繁就医、更换医生。

4.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症状表现为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如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

5.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主要表现为持续、严重的疼痛,疼痛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完全加以解释。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1.心理因素

心理冲突、情绪问题、个性特点等都可能导致躯体形式障碍。例如,长期的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通过身体症状来表达。

2.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不足、职业压力等社会环境因素也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3.生物学因素

虽然目前尚无明确的生物学标志物,但神经递质的失衡、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等可能在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四、诊断与治疗

1.诊断

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程、医学检查结果以及心理评估等。医生会仔细排除身体疾病的可能性,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2.治疗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减轻心理压力,从而缓解症状。

(2)药物治疗

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使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药物来改善患者的情绪症状。

(3)综合治疗

结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并辅以适当的运动、放松训练等,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五、如何应对

1.提高认识

了解躯体形式障碍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理解病情,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惧。

2.积极治疗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接受治疗,并保持良好的治疗依从性。

3.调整心态

学会放松自己,通过合理的方式释放压力,如运动、冥想、旅游等。

4.家庭支持

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躯体形式障碍虽然让人感到困惑和痛苦,但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患者是可以逐渐恢复健康,重新过上正常生活的。让我们对这一疾病多一些了解和关注,为患者创造一个更温暖、更包容的康复环境。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