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的误区,您是否也误会了?(下篇)
误区 6 做梦说明没睡好
梦是一种普通的生理现象,每个正常人在睡眠过程中都会做梦,每天晚上我们会有1/4左右的时间在梦中,只是有的时候因为睡眠较深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做了梦,如果刚巧做梦时被打扰醒了,你就会知道自己在梦里,甚至有的时候再入睡梦的内容会衔接着。所以有梦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但如果噩梦过多,经常被吓醒,那就可能与疾病有关。
误区7 躺在床上看电视,玩手机能放松身心,帮助入睡
“看着手机等觉来”,这是目前很多人的入睡准备模式,甚至手机会掉脸上,人们刷手机的时候是会感到放松,那这种行为真的能帮助睡眠么?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你睡眠很好,无论如何都能睡好,那你不用在意那么多,请自便。不过如果本身睡眠就不满意,那就要注意了!
首先,看着手机睡着了往往没多久就会被手机的光线或声音影响醒来,说明睡着了也睡不深。
二是,人的大脑与床,甚至卧室之间,是有条件反射的。如果经常躺在床上看电视和玩手机,这种条件反射就是“错误”的,大脑接受到的信息是,床是个娱乐场所,那么,人一躺在床上,可能就会兴奋,激动,或者产生别的情绪,从而影响睡眠。
三是,睡前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眼睛接收到蓝光,会导致本该分泌逐渐达到高峰的褪黑素呈下降趋势、甚至不分泌,导致难以入眠,甚至躺床玩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晚睡,生物节律紊乱,后移。
正确的做法是:床只用来睡觉,睡前禁用电子产品,不要在床上做睡觉之外的其他事情。(啪啪啪可以)
误区8 晚上睡不着,白天要补眠
“多睡一会是一会儿”,失眠的人往往认为晚上睡不着,白天晚点起或者增加卧床时间以增加睡眠机会能帮助睡眠。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做并不会提高睡眠能力。一是这样做破坏了正常的生物节律;二是增加了无效的卧床时间。白天躺得久往往不能让自己睡得更多,即便睡了也是片段式睡眠或者浅睡眠,往往会觉得仍然很累。反而会因为没有正常的运动、思考增加睡眠压力,导致睡眠驱动力减少,继而导致当晚更难入睡。长时间会导致慢性失眠。
误区9 打呼噜是睡得香
错! 偶尔打鼾不要紧,可能是劳累或睡姿不正确引起的。但是经常打鼾那就是病了。打鼾被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简称OSA),是心脑血管疾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等疾病的源头。缺氧引起的频繁觉醒,导致患者无法进入深睡眠,整晚睡眠结构的不完整,易造成睡不醒、白天嗜睡等症状,影响工作效率,开车也极易出现交通事故。更有甚者,在夜晚出现呼吸暂停的时间超过120秒,这种情况极易引起猝死。
误区10 午休时间越长越好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午觉对于大家说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午觉越久越好。如果午睡时间太长,到了晚上反而睡不着,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物节律。一般中午睡20~30分钟即可,午睡时间超过45分钟会进入深度睡眠,醒后反而更加困倦。
睡眠障碍门诊简介
龙华区慢性病防治(精神卫生)中心睡眠障碍门诊,致力于全面提升中心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水平。门诊提供的临床诊治服务涵盖原发性失眠、昼夜节律睡眠障碍,发作性睡病、不宁腿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异态睡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伴发失眠等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配备了先进的多导睡眠监测仪、失眠治疗仪、数字化失眠认知行为治疗(E-CBTI)系统、经颅磁治疗仪,音乐治疗仪以及团体生物反馈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对于非药物治疗原发性失眠有着巨大的优势。
孙福刚,主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中国睡眠研究会会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睡眠障碍与相关疾病防治委员会委员。曾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睡眠医学中心进修。取得了多导睡眠检测,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资质。在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领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胡少丽,临床心理科护士长、主管护师。曾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睡眠医学中心进修。CBTI治疗师和国内认证的多导睡眠监测技师。在失眠的非药物治疗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失眠治疗仪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观澜大道118号。
引用文献:
1.《中国失眠障碍综合防治指南》
2.《失眠认知行为治疗规范化培训教程》
3.《睡眠医学基础》
编辑:孙福刚
校稿:杨海晨
审核: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