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获取海量资讯,大家对ADHD有了更多地了解和关注度。当然随之而来的也会出现很多困惑,到底怎样是ADHD?ADHD长大是不是就好了,小的时候不用管它?还有家长有疑惑,担心自己孩子看医生,会被标签化ADHD,老师反馈孩子做作业拖拉、马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走神,自己在家观察觉得自己孩子打游戏超级专注,眼睛都不眨一下,一天都没问题,注意力没问题啊!就是写作业,一会要玩一会,一会上厕所,叽叽喳喳话不停,一写作业就不灵!那么今天我们就聊聊:ADHD有哪些表现?打游戏专注和ADHD是什么关系?ADHD可以治疗么?对于ADHD我们既不要太焦虑,也不能太藐视。
ADHD全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这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会影响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决策等能力,导致他们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行为和情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被误称为“小儿多动症”。因此,当提起ADHD,大家脑子中就会有一个坐不住的、调皮的小男孩的形象。这是对ADHD最大的误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多动症患病率约为6.26%(约2300万人),60%~80%可持续至青少年期,50.9%可持续至成年。另外,ADHD不止表现为多动。ADHD有三个亚型,一个是注意力缺陷,无法控制注意力,另一个则是无法控制行为和情绪,就是多动,还有一个混合型。
一、ADHD有哪些表现?
1.注意力不集中:难以持续专注于任务或活动,容易分心;容易遗忘日常事务,如家庭作业或家务活;在完成任务时,很难保持组织性和条理性。
2.多动:无法安静地坐在课堂里听完一堂课;常常无目的地来回走动、奔跑、跳跃;总是不停地活动与说话,少有片刻安静;总是动手动脚,课堂小动作多,干扰他人。
3.冲动:极度缺乏耐心;行为唐突;突然插话;干扰他人;爱发脾气,不服管理,缺乏自控能力。
二、玩游戏专注和ADHD有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两个概念,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主动注意需要人们有意识的控制和调节,需要主动思考和集中精力,耗费意志力。而另一种,被动注意力是无需个体主动关注,就能产生的注意力。 所以,读书学习是需要动用意识资源的主动注意,是后天慢慢养成的。需要孩子有意识、自主调控并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而游戏设计内容新颖、刺激、有趣,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每当完成一个小目标或小任务,游戏会立即给予他们奖励,这种奖励激活了大脑奖赏中枢,促使孩子们保持高度的兴趣感和专注力,满足了ADHD患儿对新鲜刺激的感官需求,因此驱动他们往往能长时间保持关注。相比之下,学习的枯燥无味、作业本不会欢呼给奖励,还要求持久的注意力和执行功能,难免令人感到沮丧和无趣。所以ADHD患儿缺失的不是“注意力”,而是注意力的持续力,持久的执行计划和组织力。
三、ADHD可以治疗么?
1.ADHD治疗原则
4~6岁ADHD患儿首选非药物治疗;6岁以后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以帮助患儿以较低药物剂量达到最佳疗效。
2.ADHD治疗方案
(1)非药物治疗:包括脑调控技术(如:rTMS、脑电生物反馈),心理教育、心理行为治疗(如:WMT工作记忆训练、沙盘治疗、社交小组训练)和感觉统合训练等方式进行综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通过多维度的干预治疗,为孩子解决多动难题。
①rTMS:重复性经颅磁刺激能改善运动皮层、前额叶皮层的神经环路多巴胺分泌,进而改善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差及言语表达欠、感觉统合能力、阅读及书写困难、情绪不稳等脑认知功能的改变。rTMS目前由于疗效较好,目前广泛用于临床,也深受家长及患儿的喜欢。
②脑电生物反馈治疗:通过实时分析和改变患者的脑电,调节大脑的功能状态,帮助改善多动症症状。
③心理教育:主要是针对家长和教师的关于ADHD的知识教育,是治疗的前提。
④运动疗法:适度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能够促进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增强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同时释放过剩的精力,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2)药物治疗: ADHD治疗药物以中枢兴奋剂和非中枢兴奋剂为主。
①中枢兴奋剂常用的有哌甲酯。
②非中枢兴奋剂包括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两大类。前者有盐酸托莫西汀,也是一线治疗药物,而且对共病焦虑、抽动、冲动的ADHD患儿较哌甲酯更优。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有可乐定等。
总之,儿童ADHD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及早就医是关键。ADHD具有很好的可治疗性,正确了解ADHD,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积极干预治疗,可以帮助ADHD 儿童在家庭、学校等社会环境中良好的适应并充分发展 , 回归到正常的发育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