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新婚的小两口通常都会选择一个风景宜人,环境优美的地方度蜜月,对于新婚夫妇来说,蜜月期无疑是甜蜜而幸福的,可你知道吗?对于许多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经过一番努力同样可迎来令人豁然开朗,身心舒适的蜜月期。
糖尿病“蜜月期”最初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发现的。是指1型糖尿病,尤其是少年儿童患者在发病早期就开始接受正规、充分的胰岛素治疗,某些患者可在数周或数月内,进入典型的临床缓解期,通过胰岛功能的检测发现,在这段时间内,患者胰岛功能得到了部分或完全恢复,自身分泌的胰岛素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能够满足人体的基本需求以维持正常糖代谢,同时临床症状也明显好转,患者使用很小剂量甚至完全停用胰岛素,其血糖水平也能维持在接近正常或正常范围内,因此也有人将这一阶段称为1型糖尿病缓解期。
此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2型糖尿病蜜月期的概念也登上历史舞台,根据以色列医生ErolCerasi的研究报道,不但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也存在“蜜月期”现象,其展示出来的临床表现甚至更加优异,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的“蜜月期”一般比1型糖尿病更长久,最长甚至可达13年。
糖尿病为什么会出现“蜜月期”呢?
因为在糖尿病发病的早期,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尚未完全丧失。此时,若能进行及时、正规的治疗,解除糖毒性、脂毒性,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而且能让胰腺因得到充分休息而恢复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并可使这种状态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蜜月期有何条件?可以持续多久?
“蜜月期”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不同个体、不同年龄及不同类型的糖尿病人群都不一样;糖尿病病程越短,进入“蜜月期”前降糖治疗的疗程越短,“蜜月期”的时间就越长。当然,这与血糖控制情况也是密不可分的。蜜月期的长短因人而异,虽然无需长期用药,但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的改善却尤为重要,良好的自我管理可有效的使蜜月期延长。
然而,进入“蜜月期”并不等于糖尿病已完全治愈。如果这期间暴饮暴食、缺乏锻炼,都会大大缩短“蜜月期”。所以,要想过好“蜜月期”,需要掌握以下几条锦囊妙计:
1、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早期的胰岛素治疗是诱导“蜜月期”的重要策略,时间要早,剂量要合适,注射次数要合理,同时血糖监测每天还至少要保持在4次以上,要保证餐后血糖都在正常范围,最好使用胰岛素泵。
2、联合口服降糖药
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还可以联用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异生、降低肝糖输出,促进人体对糖的利用,加速胰岛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从而起到降糖、调脂、防治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3、饮食、运动是基础
饮食、运动的强化管理对于所有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非常有效的。饮食控制要严格,运动锻炼要规范。选择与自己年龄、体力等身体条件相符合的管理方式尤为重要,总的原则是:将运动时间放在餐后半小时到两小时之间,不要在餐前运动以免造成低血糖;体力比较差的人可选择散步,体力较好的人可以选择慢跑或适当增加肌肉训练,以微微出汗为宜。
对于病程短、疗程短,治疗及时、方案合理的初发患者,很有希望在短期内迎来“蜜月期”,因此,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都要下定决心、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全力配合。与此同时做好定时监测血糖,并经常与医生沟通。
但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的“蜜月期”,只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经人为调控而进入的一个“平台期”,并不能简单的把血糖的恢复看做糖尿病的痊愈。一旦“蜜月期”离我们而去,糖尿病就会卷土重来。这时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合理用药,有效的控制病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