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节律钟

宋伟东医生 发布于2018-04-16 17:40 阅读量7008

本文由宋伟东原创

什么是生物钟节律?


生物钟节律影响我们的体温、睡眠、觉醒状态以及分泌各种激素。光照与其他一些授时因子帮助我们的机体建立生物钟节律,并使这一节律日复一日的维持下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个完整的周期时程为24小时。生物钟节律由位于大脑中部的小神经细胞核团—视交叉上核(SCN)控制。视交叉上核与脑组织其他部分相联系并帮助控制体温、激素分泌以及其他一些功能。一条由眼睛到SCN的通路提示我们似乎光线对我们生物钟形成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盲人往往会报告自己存在昼夜节律紊乱,因为他们很难捕捉到形成生物节律所需的时间线索。其他一些可能影响SCN及生物钟形成的因素包括运动、激素水平与药物。


在健康人群中,各种各样的生物节律像是乐队指挥一样发出各种指令。比如说,体温在夜间睡眠的最后几小时,即醒来之前逐渐升高,这也许是为了促进早晨觉醒时的清醒状态形成。夜晚时,体温下降为入睡做了准备。在下午2点至4点间体温会有一个小范围波动,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人会在下午一开始的时候犯困。尽管还没有证据证实体温的变化与我们的睡眠习惯有关,但是这儿已经显示出两者间的联系。


“很大程度上来说,个体的生物钟的形成似乎由基因决定。”



什么会引起生物钟紊乱?

很大程度上来说,个体的生物钟形成似乎由基因决定。在生物钟上,与年龄相关的改变影响着对自然节律及授时因子的反应能力。这些因素使机体睡眠信号与现实社会环境之间产生冲突。我们目前仅刚开始了解到生物钟节律的功能,并寻找着有关生物节律的问题与治疗办法。


睡眠实验室多导睡眠监测显示睡眠通常包括几个连续的阶段并且倾向于在夜间某个固定时间段发生。不幸地是,工作、学习与社会责任可能并不与个体的自然生物节律相同步协调。或者说,如果一个人的生物钟发生重大改变,有可能很难再处理社会常规需求。相当数量的环境与因素能够引起“生物钟指挥家”离谱跑调。以下内容将会谈到这一方面。


生物节律紊乱


时差综合症 最常见的生物节律问题就是时差综合症(倒时差),多发生于一个人旅行穿越几个时区时。例如,从中国飞往欧洲,通常会产生时差综合症,其可能持续一周或更长的时间,这些症状包括失眠、白天昏昏欲睡、消化不良、易怒及注意力不集中。有的人可能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去适应新的时间环境;有的人可能适应的更快一些,这取决于所跨的时区数量。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开关灯或昼夜转换间经历着广义上的时差综合症。


倒班制 倒班工作人员是指工作在一些非传统工作时间段的工作人员,比如说值夜班或三班倒工作。这些工作人员面对着和时差综合症患者类似的问题。夜间工作的人需要适应一种非正常的作息时间,当其他人睡觉时在工作,而当其他人工作时则睡觉。除此之外,与正常上下班工作人员的夜间睡眠相比,他们在白天睡觉的时间可能要少很多,原因可能是由于白天大脑处于活跃兴奋状态,这些人群的白天睡眠可能会显得支离破碎。三班倒的工作人员通常发现很难有足够的时间睡觉,理由是他们工作的时间经常变动。


睡眠时段延迟综合症(DSPS) 有些人会发现他们在夜里两点钟之前很难睡着,然后早晨很难按时起床工作或学习。几乎没有什么生活方式允许这样的作息时间。这一现象(在年轻人中比年长者中更为常见)会影响到学习与工作,并且引发相关心理应激。


睡眠时程提前症(ASPS) 这一现象在老年人比较普遍,并且只不过到现在才开始被人们所重视。有时候睡眠会提前到下午的早些时候,并且在凌晨醒来,之后很难再入睡。由于ASPS通常不干扰日常的工作时间,与DSPA相比较而言,现实中多比较能够忍受ASPS。如果当ASPS干扰到晚间时分的工作与学习的话,那么这就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规律的睡眠/觉醒节律 有些人发现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地尝试,他们的睡眠-觉醒周期还是不符合24小时昼夜变化。上床休息时间非常不规律或者说持续不断的变化着,引起一系列类似于时差综合症的问题出现。


哪些治疗可以帮助改善生物节律紊乱?


某种适应睡眠作息时间表的方法能够帮助旅行者或倒班工作人员改变他们的生物钟。如比,需要三班倒的工作人员应该在上夜班前的最后几天晚上延迟上床时间并且保持清醒状态一到两个小时。当夜班来临时,这些工作人员已经能够很好的适应新的作息时间表了。旅行者或倒班工作人员也可以试着以下方法:在旅行期间或需要履行新作息时间表时,尝试利用额外的时间来适应新的作息,而不要严格地按照作息上床就寝。根据新时区的时间环境,在一天中固定的时间内短暂的小憩或午睡能帮助克服时差综合症。


对于其他生物钟节律紊乱,以下建议可能有帮助:在一些案例中,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可能是抑郁症、双相障碍或由于错误的睡眠习惯所致,可通过专家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光照疗法是一种用于研究生物节律转换的方法,可以用来重建人体生物钟。恰当的时间段暴露在太阳光下或光照疗法可以有助于延长或推迟睡眠周期。


一般说来,晚间暴露在光源箱之下被用于治疗ASPS,通过将生物钟向后调几个小时。清晨暴露于明亮的灯光之下用于治疗DSPS,通过将生物钟前移数个小时。如果您认为您可能患有上面几种障碍之一的话,请咨询睡眠专科医师获得具体建议。


有些学者正在研究补充褪黑素的作用,褪黑素是一种在夜间睡眠时大脑合成并分泌于血液中的物质。尽管这样治疗方式还只在实验阶段,不过相信可以在某些环节上促进睡眠生物钟的形成与重建。如果还有其他任何关于生物钟紊乱的问题,请就您的表现咨询睡眠科医师,以便为您提供专业的评估及诊治方案。



生物钟/昼夜节律紊乱、睡眠与情绪障碍


研究证实:父母亲一方患有情绪障碍,子女较容易出现睡眠和昼夜节律紊乱。情绪障碍的易感人群在出现情绪障碍之前会有多种前驱表现,其中昼夜节律紊乱很可能是情绪障碍重要的前驱阶段。在情绪障碍的易感人群中进行睡眠和昼夜节律的评估,将有助于发现易感人群中存在的各种睡眠障碍和昼夜节律紊乱,可及早的给予专业的调整,将能更好的避免易感人群患情绪障碍,比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等。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