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降温了,你的血糖是不是也跟着升高了?
进入冬季,在没有明显的感染、睡眠不佳、情绪大波动等诱因下,许多糖尿病患者到医院复诊发现平素控制较好的血糖突然升高,这是什么原因呢?又该如何是好呢?
气温因素

低温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继而导致肝糖原释放增多了,血糖升高了,但是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素的缺乏又无法促进身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所以,气温下来了,血糖就升上去了。
吃的油腻,动的少
冬季人们食欲大增,为驱寒每天吃较多油腻厚味食物,加上室外寒冷,减少了户外运动均可不知不觉升高血糖。
进补要适度
即使想冬令进补,也是选择低热量、低糖分、少油脂、低盐分食物。粗杂粮一天总量控制在4-8两,蔬菜一斤左右,甜味水果少吃,肉类不超过50克,多喝白开水。
迈开腿

运动可以改善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运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慢跑、太极、散步、跳舞、跑步等。早晚饭后1小时再行户外运动较好,注意勿在空腹时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量和运动时间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
勤测糖
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 4~7 次(包括空腹、餐前、餐后 2 小时、睡前,有的还要加测午夜 12 点、凌晨 3 点的血糖等),直到血糖控制稳定。
当病情稳定,饮食控制、活动规律、血糖达标后,可每周监测 1~2 天,每天 5 次。
多保暖
糖尿病并发症多,保暖可防冻伤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注意足部保护,糖尿病人应穿宽松的棉鞋,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每晚以45℃左右热水泡洗脚15分钟。
此外,适当补充含钙、铁丰富的食物,能提高机体御寒能力。含钙高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发菜、芝麻等,含铁高的食物有动物血、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