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防控知识宣传

叶佰康医生 发布于2024-06-26 11:22 阅读量1304

本文由叶佰康原创

昨天给大家分享了关于幼儿园的护眼知识,去年也有幸给某小学的同学们普及了一下近视防控知识,所以今天我也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接下来我主要从近视的定义、高度近视的危害、近视防控的举措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近视的定义

近视是指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前。大家可以这么理解,正因为成像聚焦位置靠前,所以我们才会想靠近一点看,试图看清楚一点。

近视根据成因,可分为以下2种:

1.轴性近视:眼轴过长,角膜、晶体曲率正常(眼睛变长了,当然成像就会靠前咯)
2.屈光性近视:眼轴正常,角膜、晶体曲率增加(眼睛变突了,当然成像也会靠前咯

  

近视根据程度,可分为以下3种:

1.轻度近视:小于300度的近视
2.中度近视:300-600度的近视
3.高度近视:大于600度的近视

根据2017年调查数据,全球高度近视发病率为2.7%,预计到2050年发病率可达到9.8%。亚洲人青少年发病率为6.8%~21.6%,中年人发病率为0.8%~9.1%。我国青少年高度近视发病率为6.69%~38.4%,呈年轻化趋势。我国目前第一大致盲性眼病是白内障,而第二就是高度近视,可见高度近视的危害有多大。

二、高度近视的危害
1.单纯性高度近视

这种近视成年后趋于稳定,而且眼底也是正常,通常有以下表现:

1)视力下降:视近清楚,视远模糊,矫正视力正常
2)外隐斜
3)飞蚊症:眼前有漂浮物
4)视疲劳:重影、闪光感、畏光、眼干、眼痒、酸胀
2.病理性近视

这种近视伴有严重的视功能损害眼底异常,如右上图所示,表现如下:
1)视力下降:度数不断加深,矫正视力进行性下降
2)黑影遮挡
3)视物变形
4)固定性内斜视
5)夜间视力差、夜盲
6)色觉异常

根据2020年的调查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可见近视防控,刻不容缓

三、近视防控的举措

关于近视防控我也是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用眼篇、饮食篇、保健篇、检查篇、治疗篇。由于大部分内容跟我上一篇《幼儿园护眼知识宣传》的内容相近,所以下面简单给大家温习一下,有需要的可以去看看我上一篇科普。

1.用眼篇
1)坐姿端正
2)环境明亮
3)控制用眼时间
4)保持用眼距离
5)少看电子产品

这里稍微强调一下要控制接触电子屏幕时间,具体如下:<3岁者尽量不接触电子屏幕;幼儿园每天<1小时,每次<15分钟;小学生每天<2.5小时,每次<20分钟;中学生每天<4小时,每次<30分钟。

2.饮食篇
1)β-胡萝卜素
2)天然维生素A
3)少吃不健康食品
3.保健篇
1)增加户外活动
2)充足睡眠时间
3)眼保健操
4.检查篇
1)近视早期征兆
2)定期眼科检查

目前都建议各位学生要建立屈光档案,包括视力、屈光、眼轴、眼底等。在门诊经常看到家长或小孩对散瞳非常抗拒,所以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为什么小孩子需要散瞳验光

文章最前面提到过近视是要在调节放松的情况下去测量的,但由于小朋友的睫状肌力量比较强,很难自主地做到调节放松,所以我们才需要使用睫状肌麻痹药,也就是所谓的散瞳药。

说到这里,那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在调节放松的情况下测量近视了?大家看看上图就知道了,睫状肌的调节作用是一个连续变量,像护眼灯那样,而不是像普通台灯那样只有开和关。我们无法测量睫状肌使用了多少调节,也无法测量其导致晶状体发生怎样的改变,就算能测量,我们也无法换算出真实屈光度的影响简单点说就是,在不散瞳的情况下,小孩每一次的屈光测量值都可能不同,差异甚至可以达到100度以上,这完全取决于测量小孩睫状体的状态所以,为了得到一个真实可靠相对稳定的屈光值,最好的办法就是散瞳,让睫状肌完全麻痹,排除它对屈光检查的影响

另外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小孩,睫状肌调节作用的强度不同,所以一般是6岁以下需要慢散,即使用阿托品眼用凝胶,每天2次,连用4天,3周可恢复;6~18岁需要快散,即使用托比酰胺滴眼液,10分钟1次,连点3次,6小时可恢复。而且各位家长也不用担心,散瞳药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基本都是安全,除了慢散的阿托品可能会有个别不良反应,但停药后也是可以恢复的。

说完了散瞳,再来说说弱视,通俗点说就是,戴近视眼镜就能看得清的就叫近视,不管戴什么眼镜都看不清的,又没有其他能解释视力下降的眼部器质性病变,就叫弱视。具体来说,当4岁时矫正视力<0.6,5岁及以上<0.8,或双眼相差>0.2(即2行)就可能是有弱视了。

弱视有一些危险因素,具体如下:散光大于200度,双眼球镜相差大于150度或柱镜相差大于100度,2岁近视大于350度或远视大于450度,3岁近视大于300度或远视大于400度等。这些通过视力和屈光检查都能发现,所以定期眼科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3)远视储备

这个是最近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就跟之前很多人为了知道自己小孩还有没有机会继续长高而去检查骨龄的原因差不多。通过屈光和眼轴查都能初步判断孩子未来发生近视的风险,具体数值可以参考上图

5.治疗篇

发生了近视就得听医生的,接受治疗了,要不然不仅上课看不清,而且还容易加深近视,我们经常跟病人说,可怕的不是近视,可怕的是不停加深的高度近视。

1)框架镜

普通框架镜只能让你提高视力,但没有近视防控的作用,所以现在到处都在推荐同时具有一定防控作用的离焦眼镜。它的原理跟OK镜有点像,只是防控作用小一些,而且需要连续佩戴10多个小时才能起到防控作用。

2)角膜接触镜

接触镜分为软镜、硬镜、OK镜,具体防控原理可以回看我之前的科普《近视防控与智商税》。

3)屈光手术

对于已经成年且度数相对稳定的近视患者,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了,包括角膜屈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具体后面有时间我再给大家一一介绍。

4)其他治疗

其他近视防控治疗还有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哺光仪、视功能训练等,具体也是可以看看我之前的科普《近视防控与智商税》。但当近视发生了眼部并发症,我们就还需要其他眼科治疗了,包括抗VEGF(CNV)、斜视矫正手术、PPV+注气(黄斑裂孔)、激光(周边视网膜裂孔、变性)、PPV(网脱)和后巩膜加固术等等。

(以上图片来源百度,侵删)

以下是今日科普总结,希望对大家能有一点帮助,谢谢观看!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