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与股市

叶佰康医生 发布于2024-02-20 21:11 阅读量514

本文由叶佰康原创

在现在这个谈股色变的年代,大家最怕的就是看到股票变绿,无独有偶,在我们眼科医生眼中也有一种绿色让人害怕,它叫做青光眼

青光眼虽然有个“青”字,但它实际上跟绿色也没什么关系,它是一类以病理性眼压升高,引起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眼部疾病。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解剖异常、年龄、种族、家族史、近视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等,让人防不胜防。


股票不管怎么跌,股民们还是会存有一丝希望,就像丁蟹效应那样,不要怕,是技术性调整,不要怕。但得了青光眼就像买了一手只降不升的股票,所有的治疗仅仅只是为了补仓,暂时稳住股价,要不然就会一直跌停板,直到视力完全丧失。大家请注意,这里我没有写“为止”,因为失去视力只是青光眼晚期后遗症的开始,噩梦还未结束。


早期的青光眼像小偷,悄悄地夺走了患者的视力,但在急性期或到了晚期,青光眼就没有那么温柔了,它摇身一变,化身为汪洋大盗,跟当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相比,过之而无不及。它不仅抢走了患者的视力视野,还在视神经处狠狠地践踏(视乳头凹陷,杯盘比增大),甚至让眼球变大,让角膜混浊,给患者留下了无法言喻的眼球胀痛


由于青光眼有众多的危险因素,我们很难做到针对病因、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二级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首先让我们看看如何做到早期发现青光眼,最好的办法就是像人口普查那样广撒网,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不管你是通过亲朋好友,还是百度知乎,包括看了我这篇科普得知青光眼,只要觉得不放心,都可以去眼科做个青光眼的筛查。因为大部分的青光眼都伴随有眼压高和视力下降,所以最简单的排查就是做个视力、眼压和裂隙灯检查(包括角膜、房角等),费用也相对便宜。但这并不能完全排除青光眼,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危险因素较多,建议进一步完善视野眼底检查(包括视神经杯盘比、视神经旁神经纤维层厚度等)。如果以上检查都正常,说明我们的眼球从解剖功能上都没有青光眼的改变,那基本上就可以暂时排除青光眼了。由于疾病是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的,所以青光眼的排查只能是证明现在没有青光眼,不能代表以后没有青光眼,更不能代表终身不会发生青光眼。


如果刚才提到的检查是有异常的,那接下来就轮到早期诊断了。青光眼目前研究众多,指南跟共识都很完备,再加上现在的检查设备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精准,明确诊断可以放心地交给眼科医生,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可疑青光眼怎么办。在我看来,这种情况最佳的决策就是让时间来决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随访则是检验诊断的最佳标准。如果随访结果有进展,则加强干预,缩短随访时间;如果随访结果稳定,则继续观察,延长随访时间。


对于明确诊断的患者,就到了最后一步,即早期治疗。治疗和复查是相辅相成的,具体如何治疗、如何复查,就交给专业人士去思考了,对于患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治疗。我们说,青光眼就像是高血压,是终生疾病,用了药,眼压正常了,并不是意味着治愈了、可以停药了。因为青光眼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不可逆性的眼部疾病,患者是因为用了药才能暂时维持眼压稳定,视功能稳定,这种平衡就像是在走钢丝,一旦被打破,眼压就会升高,视功能就会进一步受损。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光眼会进展,如果治疗没有相应地跟上进展,就会出现失衡的情况,更别说擅自停药会造成的后果了。


虽然青光眼到了晚期很可怕,但只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大多数病人还是可以得到很好的预后。导致青光眼病情不可逆最大的阻碍就是视神经受损无法修复的问题,而目前也有很多研究聚焦于神经细胞修复方面,希望能有一天得到飞跃性的突破,让青光眼也能出现牛市,前景一片利好,青光眼晚期患者也能重见光明。

(以上图片来源百度,侵删)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