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病?

徐大基医生 发布于2020-11-15 21:27 阅读量6425

本文由徐大基原创

中西医是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两门学科,各有所长。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体会到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应各取其长,中西医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医疗效果。

中西医在基础理论上结合是当中的重要环节。对慢性肾病,主张中西医有机结合,避免中西医混合。

中西医结合能提高类固醇激素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疗效,并减少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

例如:

在首始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阶段,容易引起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病人出现阴虚火旺,症见:面部痤疮,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腰酸腰痛、头晕耳鸣、舌红无苔、脉细数或弦数。此时应使用滋阴降火中药,如旱莲草、生地、枸杞子、女贞子、龟板、地骨皮、知母、太子参、麦冬等以滋阴降火,减轻大剂量激素引起的阴虚火旺。

在激素撤减一定剂量时,可出现不同的皮质激素撤减综合症,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阳虚、气虚表现,其证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腰酸腿软,甚至气短懒言、语言低微、舌淡、脉沉弱。此时应该加入温补肾阳药物,如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淫羊藿、锁阳等,亦可酌加补益气血药物,如黄芪、党参等。加用这些药物可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和减轻激素撤减综合症,能减少撤药反跳现象和帮助巩固疗效。

临床研究表明,对于肾病综合症用中药配合治疗,激素不良发生率远低于不用中药者。在用中药配合激素治疗时,要采取科学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避免中西医互不了解、各行其道的中西医混合。

肾病综合症并发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期间应该停止服用滋补肾阴药物,改服感冒中药,并应对风寒、风热及暑湿伤表进行辨证,分别施以辛温解表之荆防败毒散加减,辛凉解表之银翘散加减,清暑解表之香薷散加减。

对于使用细胞毒性药物的过程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血白细胞减少,需适当服用补血补气的中药,如当归、黄芪、鸡血藤、党参、黄精等组成方剂,对防治白细胞减少有一定的疗效。

对于激素依赖型的,多为脾肾阳虚,可用五味异功散开胃健脾,待脾胃功能改善,用十全大补汤合龟鹿二仙汤以气血双补,温阳补肾。对于停用激素后,则常以健脾补肾法治疗。

对于应用激素后出现柯兴氏综合症(Cushing Syndromes)表现者,其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等。其证型有的属于湿热瘀阻,有的属于阴虚湿热,可分别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和养阴清湿热法治疗。

而对于慢性肾衰晚期,有的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但在透析过程中或透析后也会产生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也可用中医药治疗了。这种模式也属于中医治疗之一。

本文摘自《肾病防治与调养全书》。该书已于2016年9月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此处有修改。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