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如何养肺(下)

冯志文医生 发布于2021-09-01 11:52 阅读量6366

本文转载自123

主持人:除了食疗,我还想问一下我们科也有中医美容项目对吧。

冯医生:秋季天气比较干燥,除了食疗煲汤之外,还可以选择中医美容,给自己的皮肤做做养护,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的功能与皮肤的新陈代谢息息相关,肺好皮肤自然就好。中医通过调理肺,濡养到皮肤,可使皮肤白里透红,使我们保持年轻态。

1.中医面部美容罐。选择大小合适的玻璃罐,涂抹润滑介质之后在人体头面部进行轻柔的滑行走罐,通过走罐疏通面部经络,使气血畅通。一周做2-3次,每次10-15分钟左右。还可选择在腹部、背部等进行走罐,加速身体新陈代谢。

2.中药面膜同样可以起到畅通气血的作用,如中药里的白芷、白鲜皮、白芨、当归、川芎、桃仁等,还有很多中药都能够通行气血,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达到祛瘀生新、美白肌肤的功效,此外,中医熏蒸、沐足、灸疗等等,但建议市民们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使用,以免造成皮肤过敏、灼伤等。

3.中医的按摩导引,如推肺经、大肠经、按摩手上的合谷穴、曲池穴、腿上的血海穴、三阴交、足三里、下巨虚、太冲等穴位,拉伸背部膀胱经等都是可以起到调节人体气机、舒畅气机的作用。

主持人:从节气上说,立秋的气候特点是天气逐渐变得凉爽。立秋的养生原则是“养收”,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

冯医生:推荐两款美容养颜汤。

一、罗汉果茶饮。食材:玉竹5克,罗汉果1/6个,陈皮2克,百合5克。  做法:将以上食材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5分钟,即可饮用。  点评:本茶饮适合长期抽烟、熬夜人群的饮用,具有滋阴润燥、顺气化痰、润肠通便之功效。小贴士:此汤偏寒凉,寒咳者不宜(气虚、阳虚体质者不推荐)。

二、美容养颜汤。食材:黑灵芝20克,枸杞5克,生晒参10克,石斛5克,瘦肉100克。   做法:将以上食材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煲40分钟,调味即可分次食用。   点评:灵芝古时就有“仙草”之美誉,为上上之品,具有补气安神,延缓衰老及提高机体免疫力。此汤科学搭配,具有强精补肾、益气健脾、润肤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

主持人:秋季养生要遵从“润燥、补肺、养阴、多酸”的原则。那节目的最后请冯医生再来总结 一下秋季养生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冯医生: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所以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莲子百合汤、雪梨银耳汤等以滋阴润燥、健脾祛湿,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但不能“乱补”。因为经过炎热的夏季,人的胃肠功能较弱,还没有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因此秋季进补要适当。患有胃肠道疾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不宜摄入太多肉食。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办法又是秋季养生、抗衰老的饮食良方。

秋应于肺,在志为忧,这个时期是抑郁症的高发期。因为从夏天进入秋天,阳光照射逐渐减少,人体的生物钟尚不能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容易出现情绪及精神状态的紊乱。而对于有抑郁症或抑郁情绪的人来说,秋天意味着抑郁症到了易发作期。

秋季保持心情愉悦是战胜悲观情绪的基础,多增加阳光照射,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可以调动人的情绪,增强兴奋性,减轻或消除抑郁情绪;勤于运动,多参加一些室外活动放松心情;培养兴趣爱好,秋季情绪容易低落,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有效转移注意力,同时能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秋季可以适当多吃些热量较高的饮食来满足身体的需要等。另外情绪低落时可以适当喝点绿茶或咖啡,吃点香蕉等可以起到兴奋神经系统,改善心情的作用。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同时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等疾病,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尽量少用空调。早晚清凉时分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凉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人们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秋天是养“收”的时分,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期间,故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

秋天在运动的时候,要科学选择一些使情绪稳定、安定心神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瑜伽,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操都是不错的选择。要顾护阳气,不适合选择运动量大的运动,避免运动后出汗过多,容易使邪气趁虚而入。尤其是老人、体质虚弱者更要注意运动适度。

此外,秋季运动还要格外留意防秋燥,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若出汗较多,可适量弥补些盐水,弥补时以少数、屡次、缓饮为原则。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