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气是人体的正常之气,当阳气过旺时就变成了火热之气,就会伤人。
胃中有阳明之气,阳明之气是燥热之气,所以胃就像一口在火上烧的锅,食物一到胃里,就会被加热燥化(烘干),胃负责把食物加热。
生活中有这么一类人,一吃辣椒,烧烤,特别是干燥的东西就上火,表现为咽喉红肿热痛,长痘(光亮,发红,有黄色脓点),口干舌燥想喝水或者大便干硬,小便黄,少,还有些不明显的症状,比如突然晚上不想睡,或者醒的早。这些都是胃气过热的表现。大家不必担心上火,因为人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这时候脾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脾中有太阴之气,太阴之气为寒湿之气,天生就是为燥热服务的,当阳明之气过热(胃火旺)的时候,太阴之气就会来调节多余的热气,把多余的热气平掉。这就是为什么上火以后过几天,口干,咽痛,大便干这些上火的症状就会消退。是我们的太阴之气和化了火热的原因。这也叫做阴阳自和。
生活中也有这么一群人,大便常年不成形、湿、粘,这是体内寒湿太多的表现。太阴之气过多(寒湿过剩)的原因(①由于以前喝冷饮、吃寒凉的东西过多伤了,或者清热药物伤了胃中的阳气),破坏了人体的内环境,②或者是本身胃的阳气不足也会这样。这类人一般都是偏怕冷,不怎么喜欢喝水(特别是冷水),肚子时不时会隐痛,或者腹部胀满,喜欢按一按会减轻。一般寒湿不重的人,自己可以通过胃的阳气调节过来,使大便成形,就是圆柱状的。当胃里的阳气不足,就出现阴气多,水湿停留的状态,表现为大便稀、粘、软趴趴的。这类人一般也偏瘦,而且皮肤暗、无光泽,怕冷。
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胃的阳气,年轻时因为阳气足,不会去在意,或者是习惯了这种脾胃失调的状态,但到了一定年纪,身体就会吃不消,所以在早期我们就要治疗,防微杜渐,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