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7年第28卷第7期,由“1.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微创美容学组2.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微创美容学组3.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微创抗衰老亚专业委员会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微整形专家组5.《小腿肌肉肥大的肉毒毒素注射共识》专家组”共同书写、发表了《小腿肌肉肥大的肉毒毒素注射共识》,该共识以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的神经肌肉阻断机制为核心,明确指出其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释放,选择性麻痹腓肠肌等靶向肌肉,从而减少肌肉体积,达到小腿塑形效果。以下是我对该共识的一些总结。
1.小腿美学标准:通过对中国900余例志愿者年轻女性小腿周径的测量,共识提出了一个美学标准,得出中国年轻女性小腿最粗部位的周径平均为34.32 cm,即当小腿最粗处直径大于35.50cm时,可以考虑注射肉毒毒素。这一标准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考,帮助他们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这种治疗。所以太细的小腿周径不建议注射。
2.注射方法:共识明确了注射的主要目标肌肉是腓肠肌,这是小腿后侧的主要肌肉,对小腿的轮廓有显著影响。此外,还提到了一些次要目标肌肉,如比目鱼肌,这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需要注射。建议每点注射量为5~10U,两侧小腿的注射总量不超过300U。注射深度在2.0~3.0cm之间,这有助于确保毒素能够到达肌肉的深层,同时避免损伤表层组织。强调了均匀分布注射点的重要性,以确保肌肉的全面萎缩,从而获得均匀的小腿轮廓改善。这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注射技巧和对肌肉分布的深入了解。注射6~12个月之后,可以再次注射肉毒毒素并依据小腿外形的变化,可以连续注射3、4次。
3.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明确了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小腿肌肉肥大的适应证,包括肌肉性小腿肥大、对小腿外观不满意且有改善需求的患者等。
禁忌证:列出了不适合接受肉毒毒素注射的情况,如1)患有精神心理疾病或对注射效果要求过高者;2)对肉毒毒素过度依赖者,又称“肉毒毒素癖”的求美者;3)患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尤其是神经肌肉传导障碍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及上睑下垂者;4)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尤其是准备在3~6个月内怀孕的女性;5)对肉毒毒素以及有赋形剂成分(如白蛋白、明胶、右旋糖酐)过敏史的求美者;6)注射区域皮肤感染者;7)以小腿运动为工作的人群,如跑步运动员、舞蹈演员应慎重注射,以免影响工作。了解这些禁忌证对于避免潜在的治疗风险和并发症至关重要。
《小腿肌肉肥大的肉毒毒素注射共识》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指导框架,涵盖了从美学评估到注射技术、从适应证选择到效果评估的各个方面。这有助于提高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小腿肌肉肥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满足患者对美观小腿的需求。同时,该共识也强调了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范和原则,以确保患者的利益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