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扁桃体需要切除

钟建文医生 发布于2023-04-28 23:41 阅读量1468

本文由钟建文原创

小明,那年6岁,小时候就开始有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的情况,家长回忆说小明出生后不久就有睡眠呼吸音粗重,喉咙像是有痰一样的声音,后来渐渐大了后有所好转,1岁后,睡眠声音变大,越来越像大人睡眠的鼾声,尤其是感冒之后,症状更明显,偶尔还会发现小明有睡眠呼吸停顿的感觉,还时不时有尿床的情况。因为小明平时感冒也不多,一年就一两次,消炎后鼾声会有所减轻,故家长未予重视。入学前去找牙科医生准备做窝沟封闭,牙科医生检查时发现小朋友的扁桃体肥大,加上小明睡眠有打鼾和张口呼吸,怀疑腺样体也存在肥大的可能,医生建议其到耳鼻喉科进一步诊治。小明妈妈找到了我,经询问了解到了前面所说的,经过检查,我发现小明扁桃体Ⅱ°肥大,表面不平,腺样体堵塞后鼻孔90%(Ⅳ°肥大),合并有鼻窦炎,并且有腺样体面容,小朋友的发育也较同龄人矮小。同时还通过睡眠监测,发现小明有中度睡眠呼吸暂停和中度低氧血症。综合评估后,建议行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等离子消融手术。当时妈妈同意了这个手术方案。但在手术前一天,妈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要求只切腺样体,保留扁桃体,主要是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反对切除扁桃体。经过解释和沟通,妈妈还是拒绝了原来的手术方案,选择只切除腺样体。使用等离子刀消融腺样体后,患儿睡眠打鼾症状有所好转,就出院了。手术后半年后,妈妈再次带小明找到了我,当时妈妈显得有点焦虑和不安。原来,小明术后2月左右,小朋友除了睡眠仍有张口现象和时不时有点鼻塞鼻涕之外,鼾声确实是减轻了,复查内鼻咽镜腺样体也没有复发,家长当时还挺开心的,觉得当时听了老人家的话是明智的。术后3月左右时,小明感冒了,睡眠打鼾症状明显加重,并且又出现睡眠呼吸停顿的现象,经过儿科消炎后,症状有所改善,后来又找耳鼻喉科医生予喷鼻和喷喉等治疗,症状过了几个月却还是不见再有改善。不得已,再次找到了我。原来,小明的扁桃体更大了(见下图,扁桃体Ⅲ°肥大),伴有鼻窦炎。复查鼻咽镜,腺样体呈术后改变,没有复发增生肥大。这种情况考虑是扁桃体影响的,需要对扁桃体手术才行。家长后悔当初没有听从我的建议。最终小朋友切除了扁桃体之后,睡眠鼾声没有再出现,鼻塞鼻涕也逐渐好转了,也不尿床了,术后1年后,小朋友再次复诊,身高体重也追上了同龄人。

        为什么小朋友切了腺样体,睡眠仍有打鼾及张口呼吸呢?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的主要致病原因是扁桃体肥大和腺样体肥大,而不仅仅只是腺样体肥大,也就是说肥大的扁桃体也是主要的致病原因,除此之后,喉软化、鼻腔肿物、下鼻甲肥大和肥胖等也是致病原因之一。那么,如何辨别扁桃体是否是致病原因之一呢?扁桃体肥大由轻到重分为Ⅰ~Ⅳ°,通常认为Ⅱ°或以上是对睡眠呼吸及张口是有影响的。划重点,扁桃体肥大是否就需要手术切除,扁桃体不大或者轻度(Ⅰ°)肿大,是否就不需要切除?这个要结合小朋友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建议在手术切除腺样体的同时切除扁桃体:(1)扁桃体过度肥大(伴或不伴腺样体肥大)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妨碍吞咽,导致营养障碍及言语含糊不清。(2)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影响颌面部发育,引起腺样体面容或造成牙列不齐。尤其是3岁以上并有造成牙颌面骨性发育畸形或出现趋势的患儿,需要尽早干预。(3)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或者出现过扁桃体周围脓肿者。(4)病灶性扁桃体,例如扁桃体可能与血尿、肾炎、关节炎等疾病相关者。(5)扁桃体腺样体良恶性肿瘤。(6)保守治疗无效的白喉带菌者。(7)不明原因的低热,排除其他病变引起者。(8)复发性鼻窦炎,药物治疗无效,考虑与扁桃体腺样体相关者。(9)反复分泌性中耳炎发作。其中(3)-(9)项与扁桃体大小不相关。对于不是耳鼻喉科专业的医生来说,看到这么多知识点,是否有点搞不清楚状况?其实,这个事情,我们听从专业医生的意见就可以了,如果一家的意见不确定,可以再听多一家的意见。总之,是否切除?不宜迷信扁桃体不可切除,也不宜随意切除,而是要看扁桃体是否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




图片发自160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