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简介:刘大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儿童耳鼻喉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全国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十佳名医。现为中国妇幼保健学会儿童耳鼻喉科微创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小儿耳鼻咽喉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儿童睡眠医学协作组副组长等。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系统研究,在国内最早建立儿童睡眠实验室。擅长:小儿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呼吸道异物、先天性喉气道疾病、气管肿瘤、先天性(耳鼻喉)畸形、各种鼻炎、鼻窦炎。
钟建文,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儿童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擅长微创手术,如小儿喉狭窄、先天性喉软化、喉气道异物、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儿童慢性难治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微创手术治疗,以及新生儿先天性耳畸形无创矫治、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程超,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儿童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擅长:擅长儿童睡眠障碍问题、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急慢性扁桃体炎、婴幼儿听力障碍早期诊断及干预。尤其擅长儿童鼾症等睡眠障碍问题的手术治疗。
转来一位市民对南医大深圳医院儿童耳鼻咽喉科
钟建文主任的感谢
信中写道:
好奇的读者会问:
这位谢女士的女儿得了什么病?
为什么会写感谢信?
且看下文细细道来。
谢女士有一个4岁的女儿薇薇,薇薇聪明又漂亮,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然而从半年前开始,她无缘无故出现了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的情况,她的妈妈谢女士本来以为这只是个不良习惯,教导她改掉就好。然而,薇薇的这个毛病不仅没有改善,近来还开始出现睡眠不安的情况,半夜总是惊醒,偶尔还会哭闹起来。此外,薇薇偶尔还有鼻塞、流涕的症状出现。
于是这天,谢女士带着薇薇来到了南医大深圳医院儿童耳鼻咽喉科。接诊她们的医生态度温和地听完谢女士的描述,问了一些与病情相关的问题:“有没有咽痛、耳痛”、“听力有没有下降”等等,随后便进行了细致的门诊检查。检查提示,薇薇有“分泌性中耳炎”及“腺样体肥大”。医生为薇薇开具了生理盐水冲洗及鼻喷雾等保守治疗,并嘱咐谢女士如果效果不佳,可能需要回来手术治疗。
薇薇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后,效果并不好。谢女士根据之前医生的嘱咐再次来到医院,薇薇被收入院进一步诊治。入院后的体格检查显示,薇薇的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鼻内镜检查,提示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约3/5大;耳内镜检查,提示分泌性中耳炎。
根据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薇薇的初步诊断为:①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②分泌性中耳炎。
由于薇薇的临床表现符合手术指征,医院迅速为她安排了手术,在全麻下鼻内镜直视下进行了腺样体切除术及扁桃体切除术。手术非常成功,薇薇症状迅速好转。
基于孩子主诊医生的钟建文主任优良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以及为病人着想的品质,谢女士对他十分感激,专程为他写了感谢信。
拓展阅读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它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增殖旺盛,10岁以后逐渐萎缩。当腺样体受到各种原因导致的炎症的反复刺激(如急慢性鼻咽炎反复发作,或鼻腔、鼻窦、扁桃体等发生炎症),就可能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称为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最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
肥大的腺样体不同程度地阻塞后鼻孔、压迫咽鼓管,以及流下的分泌物对咽部、喉部和下呼吸道的刺激,可引起耳鼻咽喉和下呼吸道的多种症状,如鼻堵、张口呼吸等。这些症状在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长期如此,容易形成“腺样体面容”,使孩子容貌变丑,还易使孩子患上气管炎。此外,长期呼吸不畅导致的缺氧易造成孩子出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精神萎靡、记忆力下降等现象,甚至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该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口咽部检查及辅助检查如前鼻镜检查、鼻咽镜检查等,诊断并不困难。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营养,预防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病。局部可给予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冲洗。随着年龄增长,腺样体逐渐萎缩,病情可能得到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
2、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伴有感染,需要接受抗感染药物治疗。此外也可使用鼻喷雾激素治疗。
3、手术治疗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应尽早手术切除腺样体,手术常同扁桃体切除术一并进行,如果扁桃体不大且很少发炎则可单独行腺样体切除。目前全麻下鼻内镜直视下进行切除手术,以及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
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