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儿童耳鼻咽喉科治疗案例入选《中国临床病例成果数据库》

钟建文医生 发布于2021-01-29 14:31 阅读量7362

本文由钟建文原创

专家简介:刘大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儿童耳鼻喉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全国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十佳名医。现为中国妇幼保健学会儿童耳鼻喉科微创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小儿耳鼻咽喉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儿童睡眠医学协作组副组长等。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系统研究,在国内最早建立儿童睡眠实验室。擅长:小儿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呼吸道异物、先天性喉气道疾病、气管肿瘤、先天性(耳鼻喉)畸形、各种鼻炎、鼻窦炎。

钟建文,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儿童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擅长微创手术,如小儿喉狭窄、先天性喉软化、喉气道异物、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儿童慢性难治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微创手术治疗,以及新生儿先天性耳畸形无创矫治、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程超,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儿童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擅长:擅长儿童睡眠障碍问题、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急慢性扁桃体炎、婴幼儿听力障碍早期诊断及干预。尤其擅长儿童鼾症等睡眠障碍问题的手术治疗。

  由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儿童耳鼻咽喉科刘大波主任医师、钟建文主任、程超副主任医师共同完成的《多种微创手术方式联合治疗儿童喉气管闭锁一例》经同行评议,被《中国临床病例成果数据库》收录,并于2021年1月6日发表刊登。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是由中国科协资助、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承建的国家级大型临床案例成果的发布平台,致力于推进基于案例成果的基层医疗工作者学术成果评价能力建设。经同行评议收录于本数据库的病例报告,将获得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颁发的收录证书。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由来自全国44个临床学科的93名委员组成,其中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4名。学术委员会的职能就是把握报道方向,提出发展规划,执行发展规划。

  2018年中国科协提出“临床案例代表作制度”,交流医学研究成果、探索拓展医生职称评价的方法、推进职称评价导向改革,2019年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建成。该数据库突出实践性、科学性、典型性、创新性、共享性,以临床案例成果整理,进一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随访,提高基层医疗整体水平,推动医疗均质化。来自全国的优秀临床案例既是开展医疗培训的绝佳资料,又为深入开展更高层次的临床研究提供资源,更符合职称评定要求,贴近临床能力评价,有助于打破“唯论文”论,进一步优化医学科学研究环境。

  病例简介

  本例患儿,男,4岁,根据病史、电子喉镜及CT等影像学证据,诊断为:“声门下狭窄(4度)”是明确的。其发病年龄小,带管时间长,对患儿的喉部发育、呼吸、吞咽和语言学习均带来明显影响。术者根据患儿特点,设计并实施了多种微创技术联合的手术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儿童喉气管狭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最终目的是扩大喉气管狭窄部位,使患儿尽早拔管。一般认为3度以上的狭窄以开放性手术为主,但存在很多问题,如损伤较大,对喉部发育、言语等都有影响。本病例采用了内镜下的多种微创手术方式,避免了开放性手术的损伤,并成功拔管。患儿发音、言语、吞咽等功能都得到了改善,这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术思路,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目前该患儿已经出院,恢复良好。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特地送来一面锦旗以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