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假来了,“腺样体”到底要不要割掉?

杨李强医生 发布于2024-10-17 15:18 阅读量784

本文由杨李强原创

每年到寒暑假,父母总会纠结孩子的“腺样体肥大”问题,到底要不要割掉?,特别是看过几个医院的父母,每位医生说法不一,有的建议早点手术,有的建议多观察。纠结的关键在于父母获取的信息不全面,担心如果手术,麻醉对小孩智力有影响,手术风险大;如果不手术,又害怕小孩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影响生长发育和颜值。下面将围绕腺样体肥大的问题进行一次完整的讲解。

1.什么是腺样体?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与扁桃体组织性质一样,是一种淋巴组织,所以也称之为“咽扁桃体”。既然是淋巴组织,所以腺样体不是肿瘤,而是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正常组织器官。

2.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是在胚胎4个月时期开始发育,4-6岁增生比较明显,9岁以后逐渐萎缩。腺样体增生程度共分成四度,以堵塞后鼻孔多少作为参考,比如Ⅰ度(堵塞后鼻孔约0~25%)、Ⅱ度(堵塞后鼻孔约25~50%)、Ⅲ(堵塞后鼻孔约50~75%)、Ⅳ(堵塞后鼻孔约75%以上)。只有腺样体增生Ⅲ~Ⅳ度,并且合并相关症状,比如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睡眠不安等,才能称为“腺样体肥大”。

3.腺样体为什么会肥大?

腺样体肥大主要原因包括a. 感染因素,由于腺样体属于免疫淋巴组织,所以上呼吸道感染会刺激腺样体增生,偶尔一次感染并不太可能造成腺样体长期肥大,但短期内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导致腺样体处于持续肥大状态。b. 免疫因素,过敏性鼻炎,哮喘儿童发生腺样体肥大的概率明显增加。c. 遗传因素。

4.什么证据怀疑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常见的直接证据包括持续2个月以上的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睡眠不安,睡眠憋气;间接证据包括反复发作且较难治愈的鼻窦炎,以鼻塞为主的过敏性鼻炎,分泌性中耳炎。

5.什么检查可以确定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的辅助检查包括a. 电子鼻咽镜,这是最直观,也是最准确的方法,可以观察吸气和呼气时腺样体堵塞后鼻孔的程度。b. 鼻咽部X光,如果接受不了电子鼻咽镜检查,可以考虑行鼻咽部X光检测,但是有辐射风险,而且只能观察腺样体静态下的堵塞程度,容易造成误差,所以只能作为参考。

6.什么样的腺样体肥大才需要治疗?

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指征比较广泛,常见的治疗指征包括a. 睡眠打鼾,建议持续2个月以上,并且每周至少3个晚上发作的打鼾才考虑治疗;b. 张口呼吸,排除鼻炎,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张口呼吸,可以先看口腔科,若是鼻炎或腺样体肥大引起,需要及早干预,以免容易形成习惯性张口呼吸。c. 睡眠憋气,有憋气表现的患儿需要及早干预,因为有憋气现象,说明上气道阻塞毕竟明显。d. 半年内至少3次鼻窦炎发作,每次鼻窦炎治疗周期持续半个月以上。e. 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特别是病程超过3个月的分泌性中耳炎,或听力下降超过30-40dB以上,这种情况需要及早治疗。f. 还有少数情况,比如夜间磨牙,睡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生长发育受限。这些情况如果找不到具体原因,也可以对腺样体肥大进行经验性治疗。

7.腺样体肥大治疗手段有哪些?

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手段包括a.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推荐包括鼻用激素,比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还有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药物治疗更多的临床意义是缓解症状,并不能缩小腺样体。b.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是首选方法,效果显著,见效快,复发概率低。手术方法包括a. 刮除法,这个是传统方法,具有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等缺点,现在很少有医疗机构采用此方法;b. 动力系统切除,这种方法虽然切除腺样体时间短,但是术中止血时间长,而且对于有些突入后鼻孔的腺样体很难处理;c. 等离子消融,这种方法应该算是腺样体切除的革命性手段,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在本人科室使用等离子消融腺样体最短时间不到5分钟。

8.腺样体肥大切除的最佳时机。

腺样体肥大切除的最佳时机主要看儿童年龄,症状以及相关并发症。a. 3岁以内的儿童,除非有睡眠憋气的情况,否则一般不建议手术,优先考虑药物治疗,因为3岁以内的儿童具有手术风险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为什么有睡眠憋气考虑手术呢,因为睡眠憋气说明上气道阻塞比较明显,已经非常扰乱睡眠,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而药物治疗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大,起效慢,所以一般不建议保守治疗。b. 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张口呼吸,最佳治疗时间应该在6岁以前,因为6岁以后,开始进入换牙期,如果这个时期有持续张口呼吸的问题,容易造成腺样体面容,存在牙齿不齐,下巴后缩的表现,而且6岁以后手术,张口呼吸问题可能比较难解决,因为这个时候有可能形成习惯。c. 合并分泌性中耳炎,如果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病程超过3个月,或者听力下降30-40dB以上,建议在鼓膜切开引流的同时切除腺样体。总的来说,腺样体切除最好在4-6岁进行,手术风险低,复发率低,手术效果好。

9.腺样体切除术的注意事项。

腺样体切除是耳鼻喉科比较简单的手术,需要注意的事情包括以下几点a.术前2周内避免发生急性上气道感染或肺炎。b. 术后免疫力会在短期内下降,建议术后1周内避免到人群聚集地,以免感染病毒,造成反复高烧。c. 术后疼痛感几乎没有,相对比较轻松,手术当天就可以下床活动。d. 腺样体术后出血的概率极低,但是为了避免硬物刮伤,建议1周内只能进食半流质。e. 术后2-3天内低热是正常现象,考虑术后吸收热,这种情况不需要处理。

10.全麻手术对儿童有什么影响?

全麻手术对儿童的影响有a. 短期记忆的影响,全身麻醉药物可能对儿童的短期记忆产生影响,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但这种影响通常是暂时的,随着药物的代谢和清除,儿童的记忆和认知功能会逐渐恢复正常。b. 智力发育,研究表明全身麻醉不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药物在停止使用后,通过肺部或尿液排出,不会对智力产生长期影响。另外随着麻醉技术的进步,术中监护设备齐全,麻醉医生会使用专业监护设备,密切关注儿童的生命体征变化,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11.腺样体切除术的常见误区。

腺样体切除术的常见误区包括a. 腺样体切除一定会改善打鼾和张口呼吸。虽然腺样体肥大是引起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因素,常见因素还包括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肥胖、扁桃体肥大和颌面畸形等。b. 腺样体切除后,鼻窦炎就不会再发作了。这是错误的观点,鼻窦炎是与感冒或着凉有直接关系,腺样体切除并不能改变鼻窦炎发作,但对于鼻窦炎后续治疗是有帮助。c. 腺样体切除后,声音就变化了。控制声音主要是声带,而腺样体在鼻咽部,腺样体切除不会对声带造成损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