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垂腕——桡神经损伤

杨万章医生 发布于2022-11-12 19:57 阅读量5167

本文由杨万章原创

1.从桡神经损伤就诊案例说起

       一天上午,正在诊室上门诊,一个30岁不到的李姓小伙子拿着挂号单进来看诊。

    “医生,我的手抬不起来了,怎么回事?”

    “你这是垂腕,桡神经损伤造成的。怎么伤到的?”

       小伙子支支吾吾,憋红了脸好一会儿才说“我结婚不到一个月,晚上妻子枕着我的胳膊睡觉,没几天手成了这样,手腕抬不起来,不痛不痒,原以为自己能恢复,就没管,这一周都过去了,还不见好转。”

       为了获得检查支持诊断,就给他开了肌电图和超声检查。肌电图报告显示右侧桡神经重度损伤,超声探查在右侧上肢肘关节上方桡神经沟区域有卡压,而且桡神经肿胀程度较对侧同节段直径大三分之一。

      给予类固醇激素和活性B12口服药,外加针刺加电针、理疗等治疗,断续三个多月之后才慢慢恢复,手腕能背伸10度左右,继续治疗,逐步恢复功能。   

 




桡神经沟处卡压,纺锤状位置即是卡压点

 超声引导下松解卡压

 斜向进针至卡压处轻挑卡压点。


2.桡神经从哪里发出,又是怎么分布的呢?

      桡神经是人身上肢较大的周围神经,主要来自C5~8神经根,经过上神经干后,分出臂丛后束,由此发出肩胛下神经、胸背神经及腋神经后即为桡神经。桡神经在腋后下行绕到肱骨下三分之一外侧面,经由桡神经沟下行过肘关节,主要分布在前臂背外侧,到达手背桡侧三个半指背侧远端指关节终止。由桡神经支配的肌肉有肱三头肌、肘肌、肱桡肌、桡侧腕长、短伸肌。骨间后神经延续于桡神经,支配尺侧腕伸肌、旋后肌、指总伸肌、小指固有伸肌、拇长展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和示指固有伸肌。它的主要功能是伸肘关节、腕背伸、拇指到环指三个半手指的背伸,拇指外展运动及痛温度觉,但运动功能远大于感觉功能。

(引于网络)


3.桡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有那些?      

       大多数严重的桡神经损伤与骨折、撕裂伤、挫伤相关,文中开始提到的以臂代枕压伤。醉酒后伏案头枕胳膊容易损伤桡神经。医源性损伤主要是肘部和肱骨下端骨折后手术误伤。

  (引用于网络)


4.怎样判断是桡神经损伤了?

      不管什么原因,桡神经卡压伤、锐器击伤、刀砍伤、骨折创伤伤及桡神经,表现主要特征是垂腕,腕背伸无力,桡侧三个半指不能背伸,但抓握力量基本正常,痛温度觉、触觉均不同程度减退,痛觉一般不太明显。也有前臂远端三条主要神经不同程度同时损伤,要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所见判断。


5.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什么?

       桡神经损伤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不难诊断,但量化依据肌电图的传导速度、波幅、是否有纤颤电位决定。另外,高频超声沿着桡神经分布区探查能够发现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往往发现神经的直径发生改变,损伤的范围大小,连续还是不连续?基本都能看清楚。临床要与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鉴别。正中神经表现手不能抓握,中后期形态改变为圆形,久之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表现手掌绯红变薄,出汗等;尺神经损伤肘关节内侧之下远端麻木、感觉减退,尺侧一个半指无力,小指不能外展,呈现爪形手,稍久手背掌骨之间的肌肉菲薄,掌骨间隙加深;臂丛神经损伤,无论是根还是干离断或撕脱,患侧肩关节不能打开,腕关节、指关节是否有损伤,根据神经损伤的范围大小,表现出远端分支神经损伤轻重不等的不能抓握、腕背伸不能、尺侧小指无力等,甚至手完全不能活动。


6.桡神经损伤后严重程度的临床病理分级

       临床分类采取Sunderland通用周围神经损伤分类法

      Ⅰ度(髓鞘损伤)神经轴突的传导障碍或阻滞,但轴突没有断裂,不发生沃勒变性,可自行恢复。

      Ⅱ度(轴突断裂) 神经轴突发生断裂,但内膜(施万细胞基底膜)保持完整,为轴突生长提供了完好的解剖通道,远端发生沃勒变性,但神经功能可自行恢复。

       Ⅲ度(轴突和内膜断裂)神经轴突和内膜均发生断裂,但神经束膜完整,由于内膜管被破坏、神经束内结构紊乱,神经功能可自行恢复但不完全。

       Ⅳ度(神经束膜损伤)神经轴突、内膜和神经束膜均受到损伤,但外膜尚存,神经干的连续性仍保持完整,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瘢痕段神经后进行神经修复。

       Ⅴ度(神经干完全断裂)神经干连续性完全中断、两端分离或形成瘢痕连接,神经功能完全丧失,需要通过手术修复,恢复的效果较差。


7.桡神经损伤后如何治疗?

       桡神经损伤1,2度的经过一般干预可以完全治愈。3度以上卡压严重或离断伤需要手术减压、桥接、缝合处理。术后的后续处理及非手术治疗基本一致,需要尽快介入药物和理疗针灸等治疗。

    (1) 药物治疗

       类固醇激素类:

       对于不需要手术的患者,发病之初,类固醇激素是首选。实践证明神经系统的炎症和局部损伤,激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用的是否及时,足量,决定了治疗周期和预后。对于闭合性的卡压伤,轻度的(1,2度)可选择甲泼尼龙片24-32毫克晨一次顿服,连用7天后,梯次减量到12毫克,总疗程需要3周。该药对于减轻神经水肿和炎症反应、修复髓鞘和轴索有重要作用。对于闭合伤3度,和经过手术处理的4,5度损伤患者,权威教科书和手外科专著均少提及使用激素。是不适宜使用,还是专业立场不同而不用?应该有自己的考量。这要看整个创伤治疗的目的,仅仅是处理伤口,缝合血管、神经、离断的肌肉、粉碎的骨折,确实涉及的问题较多,应以保肢体为主。如果肌肉、血管均好,但有骨折内固定伴神经损伤,这就要考虑,年轻人的骨折终归能愈合,但神经损伤错过治疗最佳时机,可能会导致终身的残疾。此时,应该在加强蛋白质的摄入、促进骨生成和创伤愈合的同时,尽早针对神经损伤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而且需要根据年龄情况足量应用,度过早期的神经水肿以及髓鞘、轴索损伤处的炎症期,后续配合其他疗法。

      维生素类

     活性维生素B12、维生素B1、B6,可促进神经髓鞘和轴索修复,急性期使用意义不大,根据病情轻重1-2周之后使用为宜。

      鼠神经生长因子:

      适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但目前市售的商品药说明书均未列入适应症,限制了其使用。但临床使用确实有效。按每疗程使用28天计算,可用到2-3疗程,间断超声引导下损伤局部注射与臀部肌肉注射。


    (2)物理疗法

      针刺加电针治疗:体针取穴为主,采用10Hz频率,断续波,耐受的电流强度,刺激时间20-30分钟。疗程根据病情2-5个不等,每疗程10次。

      神经肌肉电刺激:频率25Hz,脉宽300us以上,耐受强度,时间20分钟。疗程2-5个不等,每疗程10天。

      经皮神经电刺激:主要针对损伤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根据设备设置的固定参数操作。视情况而定。

   (3)作业治疗

       运动疗法维持及扩大关节活动度,根据手功能评定,设计循序渐进的力量和灵巧性训练、作业操作训练等。时间视个人愿望和具体情况而定。

        李姓小伙子虽然伤后一周才来看诊,但是治疗还算及时,所以综合治疗最终恢复了神经功能。所以一旦受压后出现垂腕等各种类型周围神经损伤,均应及时就诊,而且要治疗措施得力正确,方能尽快恢复,不留后遗症。

       (引用于网络的两张示意图,谨此向不知名的原作者致谢)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