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简介:龚伟,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2007-2017在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工作)。中国ESD领域的知名青年专家,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第三届“羊城好医生”。擅长多种内镜下诊疗技术,特别擅长运用染色放大内镜诊断消化道早期肿瘤以及内镜下微创ESD治疗技术。
很疼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一般会说疼到在地上打滚,但是今天要说的这个疼估计连打滚的力气都没有,这个疼叫“胰腺炎疼”。77岁的钟奶奶就着实体验了一把,好在深圳市有一个“王牌”科室让她挺过了这关
肚子痛得诡异 老奶奶住进ICU
随着深圳疫情得到了控制,不少市民恢复了往常的生活。77岁的钟奶奶告别了憋在家里慌的日子,重拾爱好,约起牌友在家打麻将。
这天,正打得高兴,却突然肚子疼起来。钟奶奶想肯定是昨晚吹风扇,肚子着凉,忍一忍擦点清凉油就能好。
可她没想到,这次肚子疼得诡异,痛感越来越剧烈,家人不敢耽搁,紧急呼叫120救护车送到附近的医院救治。
经检查,钟奶奶不是普通的肚子痛,而是患了急性胰腺炎,而且病情发展迅速,越发严重,很快住进了ICU。
医生建议转入上级医院。为寻求更好的治疗效果,第三天家属决定转入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ERCP取石引流 患者脱离鬼门关
钟奶奶的病情危重。急性胰腺炎导致她的肺部、肾脏、腹膜等全身继发感染,出现了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衰竭,性命危在旦夕。
面对困难,自当逆流而上。ICU团队给予紧急救治,稳住各项生命体征,同时,消化内科、普外科、ICU、影像科、营养科等学科纷纷到位,召开大会诊。
要让钟奶奶好起来,必须从根源治好。追根溯源,钟奶奶是结石性胰腺炎,取出石头是关键。但是胰腺位置刁钻,而且患者年纪大,又有基础疾病,外科手术风险高到爆灯。
经过研讨,最终确定消化内科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同时放入支架引流。
ERCP是一种操作难度非常高的内镜技术,十分考验医生的医术,也是诊治胆胰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给钟奶奶做手术的是消化内科张迎春教授,他拥有8000多例的ERCP经验,技巧娴熟的他为了给钟奶奶取石,甘心冒着风险手术。
手术顺利结束,钟奶奶的胰腺炎情况逐渐好转,很快转出了ICU。
▲ 第一次ERCP,留置胆管和胰管支架,取出的石头
峰回路转病情告急 超声内镜直捣黄龙
就在医护团队以为可以松一口气时,一周后钟奶奶病情又告急了:右侧肢体静脉血栓,反复呕吐,肠梗阻,更要命的是,形成了包裹性坏死胰腺炎。
看到钟奶奶一天比一天难受,孩子们心痛难忍,一度想放弃治疗。
但消化内科团队仍充满信心,这个技术无法根治,就换一个方案,他们坚信能治好钟奶奶的病根。
当胰腺内部出现坏死后,ERCP术的开展效果甚微。消化内科再次开展多学科会诊,决定采取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囊肿穿刺内引流治疗。
▲ 超声引导下经胃壁包裹性坏死穿刺引流术
超声内镜是治疗胆胰疾病的又一个“利器”,胆、胰藏得深,普通内镜够不着、看不清、使不上力,而超声内镜和ERCP分别结合了超声和影像技术,让胆胰“现形”。
接棒治疗的是超声内镜亚专科的崔晓丙医生。在超声的辅助下,崔晓丙医生对胰腺进行“大扫除”,一点点地取出胰腺里的坏死物,足足用了3个多小时将病灶一锅端了。
数易方案、不离不弃地治疗,在鬼门关打了个转的钟奶奶终于一天天好转,1个多月后转出消化科。因重症急性胰腺炎导致肾衰竭,后续,钟奶奶还要继续接受针对肾脏的治疗。
两类人群要注意 易患急性胰腺炎
胰腺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分泌胰液参与食物消化,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
正常情况下,胰液里的胰酶只会在胰腺外被激活。
但是在有因病的情况下,胰酶可胰腺内被激活,一旦激活,就“敌我不分”,直接消化自身组织,导致胰腺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这就是急性胰腺炎。
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钟奶奶便是重症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最容易发生在20-50岁之间。
而且特别喜欢这两类人,一是本身有胆道疾病的,如胆结石、胆管结石;二是年轻人,尤其是有日常饮食荤素不忌、过度饮酒、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的习惯者,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胰腺炎。
龚伟主任提醒,有胆源性疾病的患者,应尽早治疗免除后患,大家日常也要健康科学饮食,饮食有度,喝酒有节,加强体育锻炼,扫清胰腺炎的隐患。
关乎健康无小事
平时要多保重身体
疼痛别忍着
赶紧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