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前为什么要禁食---消化病公益科普0151贴

龚伟医生 发布于2021-02-01 20:58 阅读量9582

本文由龚伟原创

专家简介:龚伟,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2007-2017在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工作)。中国ESD领域的知名青年专家,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第三届“羊城好医生”。

关于术前为何不能禁食,先来看一段麻醉医生与病人的对话:


“医生,我听从你的交代,既没吃饭也没有喝水,所以吃了馒头喝了牛奶,这样我就有体力熬过手术和麻醉了,你看我够聪明吧?”医生直接晕倒。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在手术前吃点东西才有体力熬过手术和麻醉,很可惜,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吃东西或者喝水只会导致手术的取消或者延迟。如果隐瞒进食,付出的代价可能是生命!因为麻醉后如果胃内有食物,可能会发生呕吐,麻醉后发生的呕吐可能是致命的!

除了局麻以外,接受所有的麻醉之前,都必须禁食、禁饮,也就是说既不能吃任何东西,也不能喝任何东西,包括水,上述的馒头牛奶更是不行了。

为什么医生们要让病人饿肚子做手术和麻醉呢?

生理状态下,食管和胃的连接处的食管下段括约肌起到闸门的作用,可以防止胃里的食物和胃酸返流回到食道和口腔。

吞咽是一个非常精细复杂而巧妙的反射动作,能够保证吃饭喝水的时候,食物顺着食道进入胃,而不会进入气管。



如果这个反射动作被打乱,比如说喝水呛到了,就是因为有小部分水进入了气管支气管,或者说水呛到了肺里,气管支气管上有非常灵敏的感受器,一旦受到水或者其他异物的刺激,立即引发咳嗽反射,清除里面的异物。

一旦被麻醉以后,以上三种保护性的生理机能都被打乱:①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起不到闸门的作用,胃内容物返流至食管和口腔。②吞咽反射被打乱,只要咽部有食物,就可能进入肺内。③咳嗽反射被抑制,进入气管的异物不能通过咳嗽反射被清除出来。造成的后果就是食物和胃酸进入肺内,重者窒息立即死亡,轻者几周内死亡或吸入性肺炎。

另外在进行胃肠道手术时,为了保证手术顺利,一般都需要排空胃肠道,这需要禁食的时间还更长。

当然医生当然不会让病人饿晕,在禁食进水的阶段,医生会通过输液给病人提供能量(一般是葡萄糖),所以大多数人都是不会饿趴下的,个别人可能会有胃空荡荡的感觉,但是为了手术安全胃里面空荡荡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