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期保健及孕前检查

李艳梅医生 发布于2019-07-09 19:53 阅读量6463

本文转载自第一妇产

怀孕了,每个人都要去产检,但是好像每家医院的规矩和每个医生的习惯都不太一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产检的原则和核心项目是一致的。为了让大家对整个孕期的产检项目有个清晰的了解,特整理了孕期产检的清单给大家参考,本清单主要参考了中华妇产科学会产科学组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孕前保健的目的是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产检的目的是及早发现可能对母亲和胎儿造成伤害的疾病,并及时进行处理。孕前保健与孕期产检的项目分为常规检查的内容和备查的内容,不同医院的项目不一样,主要体现在备查项目。

孕前保健(孕前3个月)

孕前保健是通过评估和改善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降低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孕期保健的前移。

1.有准备、有计划的妊娠,避免高龄妊娠。

2.合理营养,控制体重(体重)增加。

3.补充叶酸0.4-0.8 mg/d,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既往发生过神经管缺陷(NTDs)的孕妇,则需每天补充叶酸4mg。

4.有遗传病、慢性疾病和传染病而准备妊娠的妇女,需要经过医生的评估和指导。

5.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药物。

6.避免接触生活及职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放射线、高温、铅、汞、苯、砷、农药等)。

7.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等)及生活方式;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高噪音环境和家庭暴力。

8.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预防孕期及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

9.合理选择运动方式。

常规检查(针对所有计划妊娠的夫妇)

1评估孕前高危因素

(1)询问准备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

(2)评估既往慢性疾病史,家族和遗传病史, 不宜妊娠者应及时告之;

(3)详细了解不良孕产史和前次分娩史,是否为瘢痕子宫;

(4)生活方式、饮食营养、职业状况及工作环境、运动(劳动)情况、家庭暴力、人际关系等。

2体格检查

(1)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

(2)测量血压、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

(3)常规妇科检查。

必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血型(ABO和Rh);

(4)肝功能;

(5)肾功能;

(6)空腹血糖;

(7)HBsAg;

(8)梅毒螺旋体;

(9)HIV筛查;

(10)地中海贫血筛查(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

(11)宫颈细胞学检查(1年内未查者)。

备查项目

(1)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TORCH)筛查;

(2)宫颈阴道分泌物检查(白带常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

(3)甲状腺功能检测;

(4)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高危妇女);

(5)血脂检查;

(6)妇科超声检查;

(7)心电图检查;

(8)胸部X线检查。

相关疾病: